提高體育中考分值
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
……
廣東正式官宣
體教融合將這樣做

《意見》提出,中小學每天上午安排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鼓勵中小學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當天沒有體育課的,下午安排不少于40分鐘的課外體育鍛煉。自2022年秋季入學新生開始,采用“素質評價+統一考試”模式,并逐步提高體育中考分值。
未來
體育和教育
具體將如何實現深度融合?
快來看看吧

鼓勵中小學每天
開設一節體育課
《意見》從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加強學校青少年體育訓練、加強各級各類體育運動學校建設、規范發展社會體育組織、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體育發展、加強組織實施這7個方面,提出了體教融合的具體任務和要求。

支持學校體育俱樂部建設,高校應成立不少于20個體育社團俱樂部。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各類高等學校、體育機構、社會體育組織進入校園從事學生體育技能培訓或組織開展面向青少年的體育賽事活動。

逐步提高體育中考分值

高中實施體育學業水平考試,采用“素質評價+終結性考試”測評模式,原則上,成績不合格者不能畢業。高等教育階段學校要將體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原則上,學生體質健康達標、修滿體育學分方可畢業。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將體育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


到2025年,全省各級各類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達到2000所,每個地市創建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的項目不少于8個,每個縣(市、區)不少于3個。

支持體育傳統特色學校
建立高水平運動隊

各級教育部門要制定有體育特長學生的評價、升學保障等政策,實施靈活學籍等制度,打通升學通道。各級體育部門要把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納入當地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在體育場館設施、教練隊伍、科研醫務等方面給予相應扶持。
全省各縣(市、區)要加強少年兒童體育學校建設,開展業余訓練項目不少于5個。
《意見》明確,要由教育部門進一步完善廣東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辦法,完善加強高校高水平運動員文化教育相關政策,通過學分制、延長學制、個性化授課補課等方式,在不降低學業標準要求、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為優秀運動員完成學業創造條件。
根據《意見》,各地級以上市要高標準辦好1所以上集訓練學習、生活、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體育運動學校。

建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星級評定體系

同時,建立以青少年錦標賽為年度最高水平比賽,冠軍賽、學生錦標賽、U系列賽、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比賽、俱樂部競賽等組成的競賽體系,完善省市縣校四級聯賽和逐級選拔競賽制度,貫通省、市、縣、校四級競賽通道。

《意見》提出,體育、教育部門共同實施體育冬夏令營活動進校園工程,積極引導社會體育組織承辦全國和省級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等活動,充分發揮其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意見》還提出,協同港澳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比賽聯合辦賽機制,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教育與發展聯盟建設,擴大港澳學生參賽范圍。進一步辦好粵港澳大灣區學生體育節,支持開展體育師資交流與培訓,協同港澳定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學校體育學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