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市正在深度對接海南自貿港,共建瓊州海峽經濟帶,全面融入國家發展戰略。3月9日,在湛全國人大代表寧凌、林水棲向大會呼吁,支持廣東、海南兩省互建深度合作區,聯動建設粵瓊熱帶農業與種業合作基地,加快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更便捷流動,加快與海南相向而行。
寧凌:
推動熱帶農業與種業合作 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
“粵瓊兩省正在開展深度合作,聯動部署推進一系列合作行動,其中推動粵瓊熱帶農業與種業合作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領域。”寧凌指出。
推動熱帶農業與種業合作對兩地有哪些深遠的意義?
寧凌認為,雷州半島與海南兩地自然條件相近、農業科技支持相融、農業產業基礎互補,推動熱帶農業與種業合作,一方面,能夠推進兩省農業產業深入對接、優勢互補和聯動發展,構建梯度發展、分工合理的農業產業協作體系;另一方面,更好服務海南“菜籃子”,從源頭提高保供農產品品質;再者,進行農業全方位互惠合作,在南繁育種、糧食產銷合作、農產品促銷等方面推動兩省農業互利共贏,最終也將帶動雷州半島的農業與種業發展。
為此,2021年,兩省發改委還開展了一些前期調研工作。
寧凌指出,粵瓊兩省具備建設合作基地的基礎,建議在湛江共建服務海南“菜籃子”保供基地,在徐聞、雷州、遂溪已有的供應海口蔬菜基地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湛江服務海南“菜籃子”保供基地種類與數量,推動廉江、遂溪、雷州與海南共建優質蔬菜保供基地。“通過‘基地+市場’的直供模式,樹立‘湛江品牌’形象,保障海南農產品安全穩定、保供穩價。”
他認為,兩省還可共建粵瓊(湛海)熱帶農業產業園,分設湛江園區和海口園區,以粵瓊優勢知名熱帶經濟作物為依托推動產業園建設,形成一二三產互動、各產業功能區分工協作、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的產業協作圈。
通過調研,寧凌認為,兩地可探索共建海南崖州灣種業知識產權特區,推動粵瓊兩地共同發展生物育種產業,提高生物育種服務與創新能力;發揮兩省科研院所優勢,共建農業與種業研究聯盟,為兩地熱帶農業與種業高質量發展培養大量科研人才、技術骨干,提供人才、智庫和科研平臺等基礎要素和創新資源。
林水棲:
支持廣東海南兩地互建深度合作區
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是黨中央著眼于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湛江與海南相向而行,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湛江發展把脈定向、掌舵領航,賦予湛江的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
如何更好地推動“與海南相向而行”?今年兩會,林水棲建議,希望探索深度合作模式,支持廣東、海南兩地互建深度合作區,按照“海南所需、湛江所能、合作所向”的政治要求,雙方通過在對方行政管理區域設立飛地,實現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的更便捷流動。
林水棲建議,以湛江徐聞為中心建立“海南-廣東深度合作區”,將“南繁硅谷”的科研成果市場轉化與湛江特色農業發展相結合,將清潔能源尤其是海上風能與湛江產業結構特點相結合,重點強化兩地在海洋交通運輸、海洋生物制藥、海洋能源開發利用和海工裝備制造等海洋產業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