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安天下種為先,種業是農業增產增收的第一要素。12月7日,湛江市第八期“人大代表論壇”開講,邀請市人大代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種子企業的專家代表齊聚一堂,以“推動種業強市建設 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開展探討研究,建言獻策,加快我市建設農業強市步伐,提升湛江種業高質量發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伍文興參加論壇。
聚賢論道 持續發力推動議案落地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農業生產的基礎。作為農業大市,湛江的種業基礎良好,擁有國家級的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和雷州半島南繁育種基地及畜牧、水產種業等多個種業培育基地。近幾年,我市現代種業取得長足發展,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
但不容忽視的是,雖然我市農業種子種類很多,但是種業總體質量仍不高,特色農業種子科研創新能力依然不足,存在產量低、品種退化、抗病能力弱和種子變異等問題,極大制約著我市種業高質量發展。
市十四屆人大八次會議期間,霞山區代表團張子英等10名代表聯名提出了《關于加強我市良種培育與推廣,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議案》,經大會主席團審議決定作為市十四屆八次會議的議案,交由市政府辦理。市政府高度重視議案辦理工作,根據議案辦理要求及我市種業現狀,制定了議案辦理辦法,辦法日前也經市人大常委會會議批準通過。
為進一步推進議案辦理方案的目標任務落實,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了此次專題代表論壇,組織市人大代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種子企業的專家代表參加論壇并作主旨報告,為種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市內多家種養龍頭企業、種業領軍企業應邀參加,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和研究成果,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與交流,為新時期我市種業高質量發展啟迪思維。
集思廣益 為實現種業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我市種質資源現狀如何?培育和推廣的方向在哪里?種業發展和安全應該如何保障?如何保護本地良種和保持品種多樣化?在建設種業強市過程中,如何更好地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在第八期湛江人大代表論壇現場,面對一個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大咖專家們有備而來,把研究成果、工作經驗凝練成一條條可行性極強的意見建議。
湛江種業要融入到國家和省的種業大藍圖中去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加工所農機所所長李積華當天率先發言,針對如何推動種業強市建設,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他認為要把湛江種業融入國家賦予湛江的職責使命當中去,融入到國家和省的種業大藍圖中去。聚焦南海農業種業、優品農業種業、熱帶特色種業,在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上做布局、下功夫,著力構建湛江現代種業創新發展制度體系。
做優優勢產業 “老產業”中謀劃“新路徑”
作為農業大市,湛江的種業基礎良好,擁有國家級的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和雷州半島南繁育種基地及畜牧、水產種業等多個種業培育基地。雖然我市農業種子種類很多,但是種業總體質量仍不高,特色農業種子科研創新能力依然不足,存在產量低、品種退化、抗病能力弱和種子變異等問題。
“熱帶果樹產業是我市的優勢產業,但我市菠蘿、火龍果、紅橙和香蕉等特色農業種苗大多都是農民自育自種,不太注重科研,導致果實變小、產量低、品種退化、抗病能力低、種苗變異大等現象,缺乏規模化、標準化的果樹育苗工廠。”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所長杜麗清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湛江熱帶果樹種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他呼吁,要立足我市熱帶水果資源稟賦,加強農業科技投入比例,實施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業結合,加快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技術體系,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地方優勢畜禽品種只保不育是沒有出路的。”針對湛江畜牧業種業未來發展走向,廣東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志輝建議,要加強保育結合,加大新技術研發力度,建立產學研結合的育種模式,加快新品種培育。“關鍵要集中精力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從種質資源保護、科技攻關、企業主體、供種能力建設、市場監管五個方面進行建設。”
針對對蝦種業發展過程中,育種企業與科研單位產學研結合不緊密,湛江對蝦種蝦、種苗需求量、種苗影響力、種植面積在不斷下降等現實問題,廣東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建勇建議做好技術創新,在產學研結合模式創新方面,打破區域限制,推進國內外科研院所、大學、優勢種業企業之間強強聯合、資源深度融合、優勢互補,基于并購重組,加快科技成果轉移,打造出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對蝦種業“航母”。
打好翻身仗 打造標準化農作物良種生產基地
“我們湛綠公司23年來一直致力于蔬菜與水稻的良種種植,我希望能有機會與骨干種業企業合作,打造標準化農作物良種生產基地,全面提升湛江良種化水平。”作為躬耕種植業多年的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廣東湛綠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平珍直言,目前湛江農業普遍存在種子品種周期過短,資源浪費嚴重,農業企業缺乏良種引種技術指導,盲目引種導致農業企業受損,市場上還有一定的假冒偽劣種子,導致農業企業受損的問題。因此,她建議盡快打造湛江良種核心示范基地,引導農業企業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突破性良種,建立市級、省級或國家級的良種生產基地,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確保湛江種源安全。
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康平也表示,與一般產業不同,現代種業是高科技含量和專業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可以說,種業即專業。因此,他認為在創新思維、雙管齊下、高效育種的同時,應該積極培養、引進和造就優秀的種企掌門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種企的生存發展和壯大,需要正確的戰略眼光和高效的運作手段,更需要過硬過細的專業技術,綜觀當前我國種業界,凡出色的種企掌門人,無一不是精通種業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因此,種企必須注重種業人才的引進、培訓和儲備。”
集中力量 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
“湛江市是種業大市,但大而不強,如何推進種業強市建設,重點工作和主要發展方向是什么?”隨著論壇進入互動環節,人大常委會委員張子英迫不及待地向出席論壇的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提問。
據了解,近幾年,我市現代種業取得長足發展,現代種業體系逐步形成,“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實力和商業化育種能力不斷提升,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現代種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為我市農業增產增效作出重大貢獻。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將重點抓好種質資源普查、保護、研發和利用。查清我市種質資源的家底,挖掘我市特色種質資源,并給予有效保護利用,做到應保盡保,合理開發利用。培育壯大企業,提高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我市現有種植類、水產類、禽畜類種業企業比較齊全,但企業規模小,輻射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品種少,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與發達省、市相比還有明顯差距,湛江將從提高企業競爭力創新力上下大功夫,爭取“十四五”期間有明顯的改觀。同時,抓好科技攻關,推動產學研用融合。從明年開始加大對種業科技攻關的投入,力爭我市在種業科技攻關方面有重大突破。
此外,抓好種業基地建設,高標準建設雷州半島南繁二線基地。抓好環境優化,整頓和規范我市種業市場經濟秩序。強化種業市場的監管,加強執法的力度,有效打擊制售偽劣假冒種子行為,促進我市種業市場健康發展。
除此以外,我市將加大對種業的財政支持力度。今年市財政安排我市良種培育與推廣工作經費3000萬元,目前市農業農村局已進入到項目實施階段,在“十四五”期間將努力爭取市財政持續支持,加大對我市種業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