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聰老師經常利用課后時間輔導學生。(受訪者供圖)
冬日的清晨,朦朧的晨曦照亮了東海島寶鋼湛江鋼鐵基地,也照亮了位于基地南側的東簡小學校舍。早上天剛蒙蒙亮,周立聰就提早出門,從東海島最西邊的民安鎮家中出發,駕車到最東邊的東簡鎮東簡小學上班。下班回到家時,夜幕已深。23年教師生涯,周立聰先后在民安鎮調舊村的育民小學、民安街道新民小學、東簡街道東簡小學任教,從海島的最西到最東,位置愈發偏遠。敬業愛崗、潛心教研的周立聰曾經在教研領域獲獎無數,年紀輕輕就成為了湛江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有不少機會可以讓他走出海島,到條件更好的學校去施展才華,但他卻像大樹一樣深扎在滋養他成長的這片故土。他說:“這里最需要我,所以我留下來。”
扎根鄉村 樂于奉獻
1998年,年僅19歲的周立聰從雷州師范學院畢業后,回到家鄉東海島民安鎮。他放棄了在鎮上學校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了當時教學條件極為簡陋和落后的育民小學,一堅持就是18年。
育民小學所在的調舊村是民安鎮比較偏遠的村莊,離周立聰的家西灣村有20多公里路程。在當年交通十分不便的情況下,他坐上三輪摩托車顛簸一個多小時才到學校,離家一住就是一個學期。
“宿舍是瓦房,經常與飛蟻、老鼠作伴。”這樣落后的環境,讓許多老師望而卻步,但對于農村娃周立聰來說卻不足為道。回想起剛剛參加工作的苦日子,他也只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育民小學師資嚴重缺乏,周立聰一人身兼數職,曾包班教語文和數學,兼教幾個年級的音樂課,還要當班主任和學校少先隊輔導員。但初出茅廬的周立聰干勁十足,加上他年紀輕,比有的學生大不了幾歲,師生之間打成一片,成為密友。他所任教的班級班風學風優良,教學成績名列全鎮前茅,學校少先隊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他本人先后被評為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和鎮優秀班主任。
如今,每每看到當年那些從農村走出海島的莘莘學子,成長成才,有的回饋桑梓,敬老攜幼,捐資捐物,周立聰感到十分欣慰。“我的工作很有價值,很有成就感。”
2020年,周立聰被調到教學基礎和條件相對落后的東簡小學,他二話不說服從安排。“那里更偏遠,師資更缺,就意味著那里的孩子更需要我們。”
潛心研究 一鳴驚人
雖然身在農村學校,教學資源匱乏,但周立聰不斷進取,刻苦鉆研,想法設法購買教育書籍、光碟,征訂教學雜志,充實教學理論,豐富教學手段,優化教學設計,磨練教學能力。
為了讓課堂更加生動有效,周立聰不斷模仿王崧舟老師、竇桂梅老師、于永正老師等名家的課。還經常在校內上公開課,有時還跑到鄰校去上交流課,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對于上得不好的環節,總是不斷地打磨,直到自己滿意為止。“他的課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形式新穎,風格獨特。”周邊學校的老師反映。
2015年,自從接下要參加課堂教學比賽的任務后,周立聰就更注重對課例的研究了。每天廢寢忘食地學理論、觀課例、練朗誦、搜資料、寫教案、做課件……教案寫了又改,改了又寫;一有好的教學思路,就馬上和其他老師交流。就這樣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琢磨,一個情境一個情境的預設,一節情景交融、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學法突出的閱讀課《橋》,先后獲得了區賽第一名、市賽第一名。當年,育民小學教師加學生一共才90多人。來自偏遠農村小學的周立聰獲得了市賽第一名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民安鎮,大家紛紛贊嘆:“咱們雞窩里飛出了金鳳凰!”
博觀約取 厚積薄發
2016年5月,第二屆廣東省小學語文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在廣州舉行,獲得市賽第一名的周立聰代表湛江市參賽。這次比賽的課型是表達類(口語交際或習作課),這對于周立聰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他從來沒有嘗試過這類課型,而這類課型更考驗教師的語文素養和現場課堂智慧。
在市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邱一紅老師的指導下,周立聰提前展開備課,又撲進大量的習作類書籍和優秀課例當中。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他便觀看了口語交際和習作課例近百個。邊積累素材,邊鍛煉課堂應變能力,邊學習理論知識,邊修煉表達講評能力……備戰的時間里,周立聰不知熬過了多少個深夜,書寫了多少個版本的教案,獨自面對墻壁說了多少的課。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教,一次又一次的推到重來,周立聰的課日趨成熟。在和來自全省各地級市的教學精英同臺展示時,他用真情與學生交流,用愛的力量觸動學生的感恩之心。整堂課被濃濃的愛意包裹,學生們飽含淚水書寫著對父母之愛。執教的習作課《愛要大聲說出來》贏得了評委和觀摩老師的一致好評,最終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
經過大賽錘煉,周立聰的語文課堂教學水平突飛猛進。他的課例曾獲得5項省級、3項市級、2項區級獎項。其中,2020年《陀螺》獲省優秀教學設計二等獎;2019年《在牛肚子里旅行》獲省優秀教學設計一等獎;2017年《天凈沙.秋思》獲省優秀教學設計評比二等獎;2016年獲省小學語文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一等獎;2016年獲省錄像課評比一等獎。
2019年,周立聰受全國“千課萬人”活動邀請,在蘇州舉行的“組塊教學專場”中現場展示了課例《在牛肚子里旅行》。該課以巧妙的設計,靈動的教學方法,深刻的課堂領悟,深深吸引了學生,受到了與會專家和聽課老師的高度贊譽。
周立聰不僅沉醉課堂,還善于研究總結,成果豐碩。近年來,主持省級課題《農村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結題并獲得省教育學會“十三五”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參與《基于主塊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重組與建構創新研究》成果獲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參與編寫《三年級統編小學語文教材配套閱讀指導叢書<快樂讀書吧>》;參與《城鄉結合區小學語文“六三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獲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參與《教師校本教研研究》課題研究結題;多篇論文獲得省、市、區級獎項和發表。
立足基層 輻射引領
全國“組塊教學”工作站(湛江)核心成員、廣東省小語會青年教師教學研究中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湛江市小學語文兼職教研員、京蘇粵浙第四期小學卓越教師、經開區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杏壇躬耕20余載,周立聰已經成長為湛江市小學語文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名師。
他發揮其名師的作用,立足本校、本區開展各類教研活動,引領本區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推進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改革的踐行者。多年來,他到全國各地參加省、市、區級比賽課、送課下鄉、公開示范課、講座60余場,聽課人數達一萬多人次。其中,2018年代表湛江市小學語文科參加“湛江——柳州攜手奔小康教育系統送課活動”,受到兩地教育系統的肯定和高度贊揚。
“學然后知不足。”周立聰把這句話刻在心中。他常說,要成為一名專業化的研究型教師,還有很多路要走。只有做學習型的教師,才能不斷超越自我,使自己的工作更扎實、更有效、更完善、更優秀,從而逐步實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