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上,專家學者暢談氣候變暖、冰川融化使得北極通航、資源開發、南北極旅游發生種種變化,南北極地區氣候變化也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中國。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說,研究揭示,秋季北極關鍵海域海冰異常減少,會導致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冬季風偏強,東亞地區極端天氣氣候災害頻繁發生。
????上海海洋大學講師賀書鋒博士認為,在地理上,北極地區比非洲、南美洲更接近中國。北極航線開通有助于這個地區豐富的能源和資源開發利用。
????俄羅斯是北極能源的最大開采者。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郭培清說,俄羅斯開發北極的戰略包括油氣資源開發和北極航道建設,使得未來中國居民家里的液化天然氣有可能來自北極地區。此外,格陵蘭等北歐地區的優質魚蝦也有可能更多地經過長途運輸,出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南極旅游和北極點旅游近年來在中國高端旅游市場悄然興起。
????目前,在每年春季從斯瓦爾巴群島、每年夏季從摩爾曼斯克前往北極點的旅游參與者中,便有一部分是來自中國的游客。去美國阿拉斯加等北極地區的中國游客同樣日趨增多。
????而據國際南極旅游業者協會(IAATO)統計,2013~2014年度,中國登陸南極的游客人數僅次于美國和澳大利亞。目前,南極旅游有東線、西線、中線登陸線路,有海基、空基觀光、極點之旅和亞南極島嶼行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