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處
銜接不到位成效打折扣
為了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市城管執法局委托赤坎、霞山、坡頭、麻章等區的環衛處進行小額度罰款,各區環衛處是以市城管執法局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這對補充執法人員的力量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各區環衛處根據工作開展情況直接向市城管執法局申領50元以下的定額罰款票據和辦理核銷手續,罰款直接上繳指定的市財政局罰沒收入專門賬戶,票據由市城管執法局蓋章,執法人員應當自收取罰款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按照規定上繳銀行罰沒收入專戶。
然而有工作人員表示,部門之間銜接未夠好,導致申請定額罰款票據的程序繁瑣復雜,影響工作效率。“上次我去執法局時,看到只有一個工作人員在票據上蓋章,只見她不停地翻頁不停地蓋印,就算她能夠快到一秒蓋一個章,眼前那一疊的票據至少也得蓋上一個小時,拿票的人只得干等。”也有其他工作人員表示,由于領取票據程序較為復雜,有些單位干脆就不領票據了,對小額罰款抱有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若有人問道該單位的罰款為什么這么少,他們還可以光明正大地回答“市民的素質提高了”,無形中小額罰款的成效也就大打折扣。
建議
讓多數人監督少數人
“(19)92年,我的一個朋友到武漢出差,因在街頭扔了煙頭而被處以5元罰款,至今他對這事仍是記憶猶新。”赤坎區政協的鄭曉春說,罰款的強制性“教育”對提高市民意識起到非常積極的意義,而目前對亂扔垃圾等違章行為處罰的力度不大。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并非易事,單靠執法局、區環衛處的力量就顯得“薄弱”。此外,罰款額度不宜過高,否則,市民會難以接受,還容易誘發沖突。
作為基層干部,解放街道辦事處主任李紀發對此亦深有同感:“‘創衛’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罰款不是目的,但通過罰款,有效地提高市民的素質,這才是小額罰款的題中之義,如今文明東路、民治路、民有路等路段的衛生環境均有了很大的提高。”霞山區新園街道辦黨工委書記薛少游認為,在目前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還應該繼續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并發動社會上一些熱心的群眾共同參與,“將罰款權下放到一些退休老同志、志愿者或者一些低保戶手中,經過培訓后,讓他們組成一支業余的巡查隊伍,協助執法人員共同維護市容環境整潔。”由于執法人員少,很多情況下罰款往往罰不到真正的“垃圾源頭”,“我們要像株洲一樣,讓大多數人監督少數人,才能改變‘一人掃萬人丟’的局面。”
赤坎區人大代表謝建明說道,實行小額罰款是必要的措施,提高市民的素質關鍵還是要依靠宣傳與教育,罰款只是其中一個手段。作為社會管理的措施之一,罰款對不遵守規范的市民而言,無疑具有震懾作用,從而自覺約束自身的行為。但目前執法的力度明顯欠缺,宣傳教育亦未能全面鋪開,畢竟不是每位市民都會留意到報紙或電視上有關“創衛”工作的宣傳。他認為,宣傳車不僅“走”大街,還要大張旗鼓地“鉆”進小巷。除了執法局隊伍外,保持靚麗的環境還需依靠街道辦、社區以及村委會的力量,動員更多群眾加入到監督維護衛生環境的隊伍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