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管人員向小區居民“描繪”新停車場。
?
導火線:小區停車位不足,拿綠化地“搭救”?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擁有私家車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然而,我市早年興建的商品住宅區里大多沒有地下停車場,到了今天,小區內的停車位已遠遠不足。駕駛小車的人稍晚一點回家,在小區里兜上幾圈可能都找不到合適的位置泊車。
開發區海濱大道1號陽光花園的業主們就碰上了這樣的煩惱:為了規范小區里汽車亂停放的行為,物業管理處提出將部分綠化用地改建為停車場,以解決停車位欠缺的問題。在發放《征求意見書》并得到超過85%的業主同意后,物管請來施工隊動工。
但持反對意見的業主認為,若改建停車場,不僅小區綠化面積減少了,還會帶來嚴重的尾氣和噪音污染,影響到大家的生活質量。為此,陽光花園的業主和物管之間、業主和業主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賽”。
業主聲音:占用綠化地建停車場,這怎么行!
自從10月底改建工程動工后,陽光花園的居民林伯多次找到物業管理處“抗議”,要求管理處立即停止占用綠化地改建停車場。
林伯告訴記者,小區里本來已經有一個停車場,近兩年業主們的車輛增多后,物管漸漸在小區通道上增劃了不少停車位,并且收取90元/月的管理費。今年6月底,物管又將一份《征求意見書》發到每家每戶,里面注明“擬在小區內的空地上增加環保車位”,特向各業主征求意見。
“但根本不是這么一回事。”林伯生氣地說,“很多人簽完同意書才發現,管理處不是在空地上增加車位,而是幾乎把每棟樓下面的草坪、樹木都鏟掉了,占用小區的綠化面積來新建幾個停車場!以后小區就會變得光禿禿一片,夏天老人和小孩也沒有遮蔭玩耍的地方了……”
11月28日上午,記者在陽光花園小區看到,在12棟至15棟居民樓下,用紅繩圍起的約400多平方米的“空地”被鋪上地磚,上面殘留著大量泥土,斜側的黃線劃出了一個個停車位。小區管理處在此豎牌告示:“新停車場地正在保養中,請車主不要停車,違者損壞按造價賠償。”
13棟居民陳阿姨告訴記者,這塊“空地”在一個多月前還是綠草如茵,現在新停車場已經建得七七八八,草坪卻“消失”了。陳阿姨和林伯一樣,對停車場改建工程表示強烈反對:“主要還是尾氣和噪音污染嚴重。車位緊貼樓宇,經常有人三更半夜開車回家,按一下喇叭就把人給吵醒了,影響作息。”
物管申辯:小區“車滿為患”亂停放,草坪被破壞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陽光花園小區管理處了解情況。負責人黃經理解釋,陽光花園原規劃的停車位只有50多個,近兩年業主的車輛劇增,管理處就在小區的空地上新劃了一些停車位,陸續增加到130個。“現在已經沒地方可以劃了,新買了車的業主只好‘見縫插針’,消防通道、別人家門口、球場草坪,停得亂七八糟,說多少遍都沒用。”
“每棟樓下用來改建停車場的草坪,其實早就被亂停放的小車碾得七零八落,帶出的泥土也經常弄臟小區。”黃經理說,管理處以規范停車為出發點,才做出這次改建計劃。改建停車場也是單位出資補貼,但還是有少數業主不理解。
2011年6月,管理處開始召集業主代表開“通氣會”,就小區的改建工程咨詢意見,并把《征求意見書》發到各戶手中。“小區一共323戶,我們收回310份意見書,其中282戶同意,超過85%,只有28戶反對。如果不是申請車位的聲音越來越多,我們也不會干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前前后后花了4個月和業主們說明情況啊!”
記者從厚厚一疊《征求意見書》中隨機抽了第8棟業主們的反饋意見查看,該棟絕大部分業主都在同意欄打鉤。
管理承諾:新停車場將“桂花飄香”,望業主滿意
據了解,按改建計劃,8棟至17棟樓下較大面積的草坪、籃球場和羽毛球館背后的空地,共1000平方米左右的地方都將鋪上植草磚,并合理劃出新的停車位,供小區居民租用。
“我們計劃把車位增加到200個,盡量不占用走廊和通道,讓小區居民的停車方式更規范一些,可以保證的是,這些車位絕不會對外出租。”
分管陽光花園小區管理處的曹書記表示,新停車場所鋪的植樹磚已請人來植入草皮,等到明年開春,每兩個車位之間的空位還將種上美麗的桂花樹,既能為居民和他們的愛車遮陽擋雨,又起到綠化美觀作用。“希望業主多給我們一些時間,我們盡量做到令大家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