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采訪:明知故犯者眾
在各個交通路口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小陳是速遞公司的送貨員,每次從公司出來都是一大車郵品,為了節省時間和提高工作效率,走的都是捷徑,怎么快怎么走,逆行可是家常便飯。“沒辦法,一是節省時間,二是赤坎太多單行線了,按路線走的話要多花很多時間,電動車的電池不耐用,怕下午工作時不夠電用。”
王伯是個退休職工,平時負責接送孫子和買菜,為了方便出行,兒子特意買了一臺電動車給王伯。“我的活動范圍就在附近,到南華買菜按機動車行車路線行太遠,逆行一小段會快很多,況且電動車被拍照也不怕,方便嘛。”
明仔是個中學生,為了上學方便,父親給他買了臺電動車,在記者見到他時,車上坐了三個同學,問他是否知道違規時,他說:“知道超載,但想著路程不遠,又趕時間,不怕,不會有事的。”
開發區信用社陳志勇認為,電動車是介于摩托車和自行車之間的車輛,現在還沒有出臺對電動車的具體交通規則,有時交管人員抓到違規的電動車缺少對違規車主進行具體的交通規則這方面的教育,很多市民還沒有懂得電動車違規行駛所帶來的危害性。
市民陳先生說,希望交管部門出臺管理辦法,規定市民騎電動車,需要領駕駛證、上號牌、限時速,并鼓勵購置第三者責任險。要不,出了事故,對哪方都不好。
在市某醫院工作的莫女士認為,針對目前電動車亂象,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的管理辦法,對電動車產品標準、上路條件、行駛車道、駕駛資格等進行明確,讓交管部門對電動車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霞山張阿姨說:“我也是開電動車上下班的,偶爾也沖紅燈和逆行行駛,我知道這是不對的。但很多人都這樣,我也跟著這樣。逆行行駛是因為有時從家里或單位出來,如果按照指示行車,要走很遠才出現一個路口,為了省電省時,只有逆行。有時候去到路口,卻發現被護欄或樁柱堵住,又要走很多冤枉路。唯有逆行。”
交警部門回應——
違規電動車是罰是扣要等上級規范文件
“我市的電動車數量龐大,起碼有10萬輛以上。這段時間來,我們也接到不少市民反映電動車違規的投訴,我們也很頭疼。今年7月1日前,我們對于超標的電動車(最高時速大于20公里、整車重量大于40公斤,安裝有腳踏功能)違反交通規則的,如不按車道行使、沖紅燈或者逆行,都有相關的處罰。7月1日之后,由于新的交通條例還沒真正執行,對于沒有超標的電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是罰是扣還沒有相關的依據,因此執行起來有難度,也很頭疼。”說起電動車違規現象,市交警部門有關負責人如是回應記者。
“在這個空擋期,我們在等上級規范文件出臺的同時,對我市電動車的管理轉為整治,發現違規現象以教育為主。從10月1日開始,我市電動車的規范是上號牌還是禁止(限)上路有可能明朗化。”
不過,市交警部門該負責人讓記者轉告那些無視交通規則隨意沖紅燈、逆行的電動車主,生命很重要,不要為了貪圖一點方便就輕視交通規則,沒有紅燈的約束,哪有綠燈的自由。廣大市民更應該加強自我約束,提高文明素質,不沖紅燈不逆行,這樣才能換來交通的自由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