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東省最大的公路戰備碼頭,2006年海灣大橋通車前,湛江渡口所船票收入每月150萬;到了今年,湛江渡口所船票收入劇減到每月15萬,連渡船所耗的油費也難維持。記者了解到,盡管目前面臨種種困難,但——“平樂渡口”欲盤活資源養活自己
現在的湛江渡口只有行人和電動車通過。記者 李向凡 攝
成立于1954年的湛江市公路局湛江渡口所(市民習慣稱為“平樂渡口”)是廣東省最大的公路戰備碼頭,也是湛江市最大的公路渡口。海灣大橋通車前,一直是連接市區到坡頭(南油)主要的交通通道,也是市區到吳川主要的交通路線。
2006年12月31日湛江海灣大橋建成通車,湛江渡口所的船票收入逐年減少,連渡船所耗的油費也難維持,湛江渡口所的現狀引起各方關注。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渡口所欲盤活自身資源,希望養活自己,擺脫困境。
現在的湛江渡口只有行人和電動車通過。記者 李向凡 攝
現狀
保持半小時對開一班渡輪
記者來到湛江渡口所,當年要排隊坐渡船的現象已經一去不復返,眼前的渡口所冷冷清清的,偶然經過一輛汽車,但大多都是騎著摩托車、電動車以及自行車經過的市民。
記者了解到,目前,乘搭渡船的幾乎都是來往市區至坡頭。由于海灣大橋對摩托車通行收費,但不允許電動車、自行車以及行人通行,因此,這類乘客全部選擇乘搭渡船過海。
盡管海灣大橋通車后,湛江渡口所的人、車流量劇減,但渡口所依然保持從早上6點半到晚上8點半小時對開一班渡船。渡口所的負責人無奈地說:“過海的人雖不多,但若等待過久,市民很有意見。”
平樂渡口乘船的人少了。李向凡 攝
困惑
目前收入連渡船油費也難維持
記者從湛江渡口所了解到,海灣大橋通車前,湛江渡口所船票收入每月150萬;但大橋通車后,湛江渡口所船票收入每月60萬;到了今年,湛江路橋通行費實行年票制后,海灣大橋對湛江籍車輛免收費,湛江渡口所船票收入劇減到每月15萬,現月收入比高峰期劇減十分之九。
湛江渡口所目前要同時保養5艘渡船,渡口所負責人表示,目前每月的船票收入還不夠幾艘渡船的油費,更別說渡船、碼頭的日常維護以及員工的工資。為了減少成本,湛江渡口所裁減了臨時員工70人,但目前渡口所仍有在職人員162人,退休人員139人。
出路
湛江渡口所盤活資源
湛江渡口所的戰備功能決定了該渡口所的保留價值。渡口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為盤活資源、養活自己,渡口所已經成立兩家合作公司,包括在東海岸部分用地建造船廠,目前已經建成。在西海岸,除了籌建粵西應急保障基地戰備碼頭外,還將興建南海明珠酒店俱樂部,打造湛江一流的游艇旅游基地,已著手籌備。
不過,湛江渡口所的負責人說,規劃是遠期的,要產生效益,還比較漫長。為解決渡口所目前的困境,還需要有關各方面多加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