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公報顯示,廣東人口十年增長20.81%,年平均增長率為1.91%。人口進一步向珠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集聚,超60%人口聚集珠三角。東莞成為繼廣深之后第三個人口超千萬的城市,深圳是廣東“最年輕”的城市,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僅為5.36%,比全國平均低13.34個百分點。對于廣東人口性別比偏高的情況,專家認為,主要是受外省流入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影響。
廣東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廣東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新洪分析稱,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比較,廣東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全面兩孩”生育政策有效持續發揮作用,使廣東生育水平有所回升,自然增長人口逐年穩步增加。
二是戶籍機械變動促進廣東人口規模的增長。其中,省外戶籍凈遷入人數保持較高的水平,十年來,廣東省外戶籍凈遷入人口達312.02萬人。
三是經濟社會發展較快,吸納了大量跨省流動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外省流入人口(半年以上)達2962.21萬人,比2010年增加812.34萬人,年均增長3.26%,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分別比同期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年均增速高1.84個和1.35個百分點,外省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也從2010年的20.61%上升到23.51%。
超過60%人口聚集珠三角
分區域看,人口進一步向珠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集聚。珠三角核心區人口為78014335人,占61.91%。
楊新洪表示,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高鐵、高速公路等交通網絡快速發展,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愈發頻繁,人口集聚程度明顯增大。珠三角依靠優越的區位優勢、開放寬松的政策環境不斷吸引大量的流動人口。
同時,近年來,珠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經濟發展活力持續顯現,成為全省高端要素、高端產業的集聚地,人口集聚為產業集聚夯實了基礎,產業集聚進一步強化人口集聚的趨勢。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加速推進,大灣區建設將吸引更多的省內外人口集聚。
從年齡構成來看,深圳是最年輕的城市。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僅為5.36%,比全省平均低6.99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低13.34個百分點。同樣年輕的還有東莞,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5.47%,與深圳接近,15-59歲人口占比更是高達81.41%,全省第一。
東莞是人口性別比最高城市
數據顯示,東莞是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最高的城市,達到130.06,其次是深圳,為122.43。這一指標最低是梅州,性別比為101.65,全省平均為113.08。
【數字解讀】
1047萬,東莞成為第三個千萬級人口大市
1047萬的常住人口數,讓東莞成為廣東第三個千萬級人口大市。按照《國務院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這次,東莞拿到了進入“超大城市”俱樂部的入場券,在人口這一指標上躋身全國城市前列。
在2010年人口就超千萬的廣州和深圳,則向著2000萬人口邁進。
除東莞外,還有一個城市對廣東省第四座千萬人口城市躍躍欲試,那就是佛山。2020年,該市常住人口達950萬人,按照該市過去10年每年增加22萬人計算,3年左右就有希望實現這個小目標。
珠三角年輕人特別多,深圳老齡化程度最低
珠三角城市還有一個重要的人口特點:年輕人特別多。更驚人的是,東莞15-59歲人口占比高達81.41%,全省第一,深圳、中山、廣州、佛山也分別達79.53%、75.44%、74.72%和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