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果生產基地喜迎豐收。 記者 劉金鳳 攝
????經過8年奮戰,我市已經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要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3月26日,湛江扶貧系統的各領導及部分駐村工作隊代表、扶貧產業聯盟代表在雷州市烏石鎮舉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現場會,接力跑好鄉村振興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
????那毛村產業興旺
????當天上午,與會人員先后參觀了烏石鎮那毛村農村安全飲水提質工程以及那毛村扶貧產業園和扶貧車間,感受到了鄉村振光補短板的決心以及產業興旺帶來的強大動力。
????為了產業致富,那毛村利用村周邊閑置鹽堿地規劃建設占地面積20畝的扶貧產業園區,引進3家企業,建成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農產品冷藏包裝分級基地、1500平方米秸稈綜合利用生產示范車間、1500平方米養牛示范場。在建的烏石海鮮加工車間占地1300平方米,目前已基本完成生產大棚建設,規劃建設400立方冷庫和一套海產品加工生產線,預計4月底建成,建成后,將成為烏石鎮重要的海鮮加工基地。
????扶貧產業園區不僅助力那毛村實現產業興旺,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平臺,也是實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試驗基地。農產品冷藏包裝分級基地主要服務于本村及周邊番薯、青棗、芒果、小番茄等種植產業,通過分級、包裝、冷藏等環節,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并帶動農民就業。去年疫情期間,僅是小番茄打包分級生產線就帶動30多個貧困戶勞動務工,發放勞務工資30多萬元,人均發放1萬元。
????秸稈綜合利用生產示范車間以秸稈飼料化利用為目標,以“產學研”為合作模式,引進了國內先進秸稈飼料生產設備1套,年生產秸稈草料1萬噸以上。該產業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去年底在雷州東西洋開展秸稈離田作業3萬畝,不僅有效減少了周邊鎮村秸稈焚燒現象,改善生態環境,而且變廢為寶,創造300多萬元的經濟價值,帶動多戶貧困家庭穩定就業。
????那毛扶貧車間于2018年8月落成,已經建成100平方米食品級冷庫1個、50平方米烘干房1個和1條番薯粉絲生產線,正在建設2條番薯冰淇淋原料生產線,每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為那毛村集體帶來26萬元的固定租金收入,創造10個穩定就業崗位,帶動30多個勞動務工。
????如果說,2019年那毛村52戶貧困戶200多人實現脫貧主要靠扶貧工作隊幫扶、靠種植番薯、青棗、芒果、圣女果等農產品,那么,產業園區的興旺將給該村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我市脫貧攻堅戰成效顯著
????那毛村是脫貧奔康的示范村,在湛江的大地上并非一枝獨秀,而是繁花似錦。記者在會議上了解到,2020年,我市的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且成效顯著——
????全市貧困戶81680戶、貧困人口233737人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全市218條貧困村已全部達到出列標準。貧困群眾收入顯著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4969.68元增加到2020年的14736.66元,增長196.53%。貧困村莊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全市218條省定貧困村全部實現行政村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28571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全部完成,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貧困家庭實現“八有”,即有穩定收入來源或最低生活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飲用水、有電用、有義務教育保障、有基本醫療保障、有電視信號覆蓋、有寬帶網絡覆蓋。
????農村向生態宜居發展。全市12140個自然村100%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建立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和保潔隊伍等工作,累計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戶數124.86萬戶,普及率達100%。全市877個行政村、4262個自然村建設“四小園”3.2萬個,1825個省定貧困村自然村中有1793個已達美麗宜居標準,達標率為98.25%。
????鄉村產業發展興旺。培育創建廣東省“菜籃子”基地共35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18個;全年生豬存欄量達到223.14萬頭,同比增長45.3%;全市共投資68.3億元建成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4個,實現“一縣(市、區)一園”全覆蓋建設目標,成為縣域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鄉村治理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建制村通客車率100%;行政村100%實現集中供水;大力改造農村電網等基礎設施,完成了存量“低電壓”臺區年度整治任務;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市11762條20戶以上自然村已全部實現光纖寬帶網絡、4G網絡覆蓋;實現了縣域醫共體全覆蓋,完成1475間村衛生站建設任務;進一步推進教育資源均等化,全市585所鄉村小規模學校和263所鄉鎮寄宿制學校已全部達到省定標準,達標率100%,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就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比例達63.77%。
????補短板,守底線
????據了解,為了跑好鄉村振興新征程,湛江下一步的工作是補短板,比如,開展農村安全飲水提質工程,讓農民從“有水喝”到喝上“安全水”;從“幫扶差生”到“城鄉融合”,規劃銜接因地制宜、系統謀劃鄉村發展藍圖;從“幼稚產業”到“暢游市場”,產業銜接聚焦市場需求,助力扶貧產業逐步向“振興產業”轉型;從“被動幫扶”到激活“內生動力”,人才銜接將為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湛江是一個農業大市,筑牢防止返貧底線任重道遠,會議要求,要提高站位、強化擔當、及早謀劃,緊盯重點工作、重要環節、短板弱項,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加強脫貧戶和邊緣戶的監測,保持扶貧政策穩定,持續加強扶貧資產管理。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重點,推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著重做好脫貧戶就業工作,深入推進“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工程,多渠道開發就地就近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