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市紀委監委機關黨委舉辦走進“抗疫英雄”主題黨日活動。
2020年是廣東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模范機關創建活動的收官之年。
紀檢干部監督執紀“刀刃向內”,貴在落實,重在擔當。2020年,湛江市紀委監委堅持對標檢驗、全面提升,抓實抓好班子示范、黨建引領、內部監管,全力打造出一支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讓黨放心、人民信賴的紀檢監察鐵軍。
阻擊——疫情大考檢驗鐵軍本色
“今天客流量大不大?執勤人手夠不夠?有沒有建立疫情防控應急通道?”2020年的大年初六,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關勛強的身影出現在湛江市火車南站、湖光路口交通道路檢疫站。他實地調研督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親切慰問了一線防疫人員并為大家加油鼓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讓我們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在疫情大考中,全市紀檢監察干部身體力行為“斗爭精神”書寫了最生動的注腳。
面對來勢洶涌的疫情,市紀委監委領導班子率先示范,帶領11個督查組深入多地明察暗訪。亮出“顯微鏡”聚焦苗頭性問題,走訪鎮(街)23個、村(居)31個,發現問題153個,發出督辦函11份,抓實立行立改。伸出“探照燈”緊盯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督促100個鎮(街)、4916個村居取消“年例”、游神等公眾聚集性活動。高舉“紅黨旗”插在抗疫一線,委機關黨委發動20名紀檢監察黨員干部增援城鄉社區網格化防控疫情一線,基層干部群眾自發送來錦旗和感謝信對市紀委監委支援基層戰“疫”工作表示感謝。
引領——融合式黨建推進高質量發展
“自己仿佛回到了9年前入黨宣誓的那一天,感受到了組織像父母一樣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呵護!”在機關第一黨支部“政治生日”主題黨日活動上,一位過“政治生日”的黨員在接過賀卡及學習書籍時激動地表示。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關勛強以普通黨員身份出席活動,并對機關融合式黨建工作畫出“路徑圖”,“要保持干的作風,抓好支部規范化建設。要發揚闖的勁頭,打造支部黨建品牌,主動融合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寄語縈耳,探索前行。一年來,市紀委監委機關黨建四大特色做法暖人心凝力量。“一專項一融合”有效推進:充分發揮融合式黨建的特色優勢,在審查調查、干部培訓、巡察等專項工作中著力抓好臨時黨支部質量建設。一年來,各專項工作組及時申請成立臨時黨支部18個,推選臨時支委并積極開展黨建活動,切實推進黨建與主責主業的有機融合。“一支部一品牌”活動如火如荼:第二黨支部以“重溫知青歲月 砥礪紅色初心”主題黨日活動悟初心,第三黨支部開展“軍地共建 共營清風”推進黨建共建,清風苑黨支部打造“三色建設”支部,第一、第三黨支部與清風苑管理中心黨支部聯合舉辦“致敬最美逆行者”主題講座。“一節點一主題”精彩紛呈:“三八”穩村踏青,“五四”“綻放戰‘疫’青春·體現紀檢擔當”主題演講,“六一”“致敬抗疫天使·紀檢童心寄語”作品展示,“七一”走進“抗疫英雄”主題黨日活動,“八一”“重溫軍旅情 攜手砥礪行”再進軍營,“九九”“孝滿重陽·德潤穩村”老少同樂。“一幫扶一亮點”成效顯著:把黨的組織優勢、政治優勢轉化為精準扶貧的強大動力,在掛點村吳川市黃坡鎮穩村、湛江經開區東海島調文村扶貧工作亮點頻出,得到兩任省委書記的肯定。2020年,穩村在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系列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廣東貧困村創建名村”,調文村“黨建+鄉村治理”幫扶經驗在《湛江日報》上登載,為“脫貧攻堅戰”鳴金收官交出圓滿答卷。
有特色做法,更有響亮品牌。市紀委監委機關黨建三大品牌鑄造政治機關良好形象,“墻內開花墻外香”,吸引了市內外眾多兄弟單位前來學習借鑒。
“清風系列”黨建育人品牌。把黨建創新與黨員教育、人才培養緊密結合,依托“清風沙龍”、“清風講壇”和“清風學堂”等載體,定期邀請西南政法大學、省委黨校等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現場授課,不斷提升紀檢監察干部的理論素質和業務水平。扎實開展“清風沙龍”優秀教案評比活動,分批安排青年干部上臺授課,推動學授相長,不斷完善優秀教案庫和師資人才庫。
“新老黨員對話系列”主題黨日活動品牌。把黨建創新與主題教育、黨日活動緊密結合,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內容,精心策劃開展“新老黨員對話—學先進傳薪火·面對面談初心”系列活動,分別邀請市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南海艦隊、“抗疫”援鄂醫療隊的老黨員憶往昔、談初心、傳使命,激勵青年黨員對標看齊、奮發有為,并拍攝形成專題紀實片,作為黨性錘煉資料進行存檔。該活動已開展3期,相關活動視頻在“學習強國”平臺上登載。
“打鐵必須自身硬系列”黨建創新項目品牌。把黨建創新與“融合式黨建”書記項目緊密結合,充分挖掘紀檢監察黨建工作亮點,以建堡壘、帶隊伍、助脫貧為主題逐年推進黨建項目創新。該系列項目先后參加廣東省直單位第六、七、八屆工作技能大賽,分別榮獲全省第二名、第五名和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績。“融合式黨建”的有效探索成為市紀委監委黨建創新“新名片”,系列經驗做法先后在《紫光閣》《跨越》《人民網》《黨風》等權威媒體刊登,被廣東省委黨校充分肯定為“基層黨建探索提質增效的生動范例”。
斗爭——自我革命鍛造過硬隊伍
“作為紀檢監察人,時時刻刻在進行斗爭,如果沒有斗爭的意識、斗爭的精神、斗爭的擔當、斗爭的智慧,紀檢監察工作不會取得今天的成績。”越往后執紀越嚴,“嚴”的主基調首先要落在紀檢監察自身隊伍建設上。“五個擺進去”,正是衡量紀檢監察隊伍自我革命精神、斗爭精神的重要標尺。
在全市紀檢監察系統警示教育電視電話會議上,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關勛強以《講政治守底線,擺進去作示范,做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好戰士》為題作了專題黨課輔導。他嚴肅指出,“紀檢監察干部要真正做到‘五個擺進去’:一是把政治站位擺進去,反思有沒有對黨絕對忠誠;二是把黨員身份擺進去,反思有沒有當好示范表率;三是把職責使命擺進去,反思有沒有發揚斗爭精神;四是把家風家教擺進去,反思有沒有正確的親情觀;五是把缺點不足擺進去,反思有沒有做到自律自覺。”
會議現場播放了省紀委監委、市紀委監委制作的有關警示教育片,并通報了我市5起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件。“看著自己曾經的戰友淪為階下囚,在鐵窗后面懺悔痛哭,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些鮮活的反面典型就在自己身邊發生,參加會議的人員無不感受到了從事紀檢監察工作以來最強烈的一次心靈震撼。
痛定思痛,重塑形象,是擺在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面前一道不得不跨過去的坎。一年來,以違紀違法反面要案為鏡鑒,市紀委監委實施內部監督制約行動,嚴格日常教育管理監督,創新實施“七個一”教育模式,開展特約監察員走進委機關活動,做實談心談話、警示教育、廉政檔案、縣級紀委干監室建設等工作,立案14人,有效防止“燈下黑”。
全面從嚴治黨,推進正風反腐,在“沒有硝煙的戰場”打贏“輸不起的斗爭”,是紀檢監察人恒久彌新的斗爭使命。以黨的建設“一根針”穿起主責主業、隊伍建設、廉潔文化、鄉村振興、服務大局等“千條線”,繡出紀檢監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萬壑松風”,繡出湛江市高質量振興發展的“錦繡春光”,這是新時代紀檢監察鐵軍不懈奮斗的落腳之處、迎風奔跑的目光所在。
2020年10月10日,湛江市紀檢監察系統警示教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基層亮點●
赤坎區配齊配強基層監察聯絡員
“我剛被聘為監察聯絡員時,對相關工作職責只停留在理論上的認識,經過區紀委監委組織我們參加清風大講壇和抽調我們參與審查調查工作后,我覺得使命光榮,但也深感任務之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切實履行監察監督工作職責,切實發揮好‘前哨’和‘觸角’作用。”赤坎區行政服務中心監察聯絡員鄭好說道。
“通過聘任監察聯絡員,解決了基層辦案力量不足問題,成為基層監督‘最后一公里’的生力軍,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寸金街道紀工委書記許合建說道。
為進一步織密紀檢監察網絡,提高監察效能,赤坎區紀委監委在全區各區直單位及村(社區)選優配齊監察聯絡員,著力推動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實現監察全覆蓋。
嚴格把關,選優配強人員。赤坎區明確規定監察聯絡員人選應當具備熟悉各單位和村委會(社區)基本情況、經常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等6項任職條件,要求各單位部門根據條件進行內部推薦,其次由各派駐紀檢監察組、街道紀工委監察組嚴格審核把關,再由區紀委常委會研究商定具體人選,最終選定一批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同志作為監察聯絡員。
明確職責,發揮橋梁作用。監察聯絡員負責本單位與區紀委監委的相關聯系工作,了解、掌握本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情況,積極向區紀委監委提供工作信息,協助區紀委監委開展有關問題和案件的調查等工作。為進一步充實基層辦案及監察力量,區紀委監委將監察聯絡員劃入各派駐紀檢監察組、街道紀工委監察組聯絡范圍,有效解決了派駐紀檢監察組和街道紀工委監察組人手少、監察范圍廣,監督實效難以有效發揮等問題。為加強監察聯絡員日常管理工作,區紀委監委還建立了年度履職臺賬,定期開展述職和考評,對履職不到位、自律不嚴格的,及時批評提醒,督促改正,對于考核不稱職的聯絡員予以提醒批評或解除聘任。
強化培訓,提升工作能力。區紀委監委要求監察聯絡員定期參加“清風大講壇”,持續加強信訪受理、執紀監督、案件審理、審查調查等方面培訓。建立跟班學習制度,抽調監察聯絡員參與監督執紀工作,堅持以老帶新、以熟帶生,不斷提高他們的履職能力和業務水平。參照區紀委監委做法,派駐紀檢監察組、街道紀工委監察組對所屬監察聯絡員也持續開展針對性培訓。
赤坎區紀委監委聘任監察聯絡員會議現場。
雷州市開展“轉作風提效率優服務”百日攻堅行動
“觀眾朋友們,晚上好!歡迎收看《作風之戰·瞭望臺》節目……”這是雷州市紀委監委首次聯合市電視臺開設的一檔在雷州家喻戶曉的曝光欄目,自2020年10月開播以來,備受社會關注。
2020年9月,雷州市紀委監委主動對接市委“五大會戰”決策部署,第一時間打響“作風之戰”。迅速成立了“轉作風提效率優服務”百日攻堅行動領導小組、工作專班,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聚焦當前影響營商環境、阻礙雷州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作風頑疾,采取六大措施,引導全市上下樹立“作風無小事”的意識,努力實現作風建設常態化和長效化,確保打好打贏這一場根本性、全局性的三年戰役。
2020年11月16日,雷州市召開“轉作風提效率優服務”百日攻堅行動工作推進會。
臟亂臭?——加大曝光力度,推動人居環境整治
“唐家鎮唐糖社區,高聳著一座臭氣熏天的垃圾山。”
接到群眾舉報后,暗訪組親赴現場,通過《作風之戰·瞭望臺》加以曝光。唐家鎮政府第二天便派出人員與糖廠溝通,只花費一天時間把這座垃圾山搬走。
為了有效監督,雷州紀委采取面上督查和暗訪巡查相結合的方式,按照“一星期一曝光”要求,定期對鎮(街道)和市直部門作風“庸懶散”及履職不到位等問題進行曝光,形成作風整治的強大震懾,有效促進了機關作風建設。
經統計,2020年播出作風暗訪專題片10期,涉及責任單位12個29人次。其中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督查了13個鄉鎮38個自然村,通過曝光要求立行立改存在問題,效果顯著。對回訪時仍未整改的東里鎮七聯村村黨支部書記和駐村干部予以相應處分。
辦證難?——發揮監察建議作用,疏通審批環節堵點
“龍門派出所辦理戶籍業務態度差、推諉扯皮,導致我在湛江、中山兩地多次跑……”這是百日攻堅行動辦公室收到的第一封舉報。暗訪組第一時間查清涉事人員存在較嚴重的作風問題。通過發監察建議書,責令其單位立行立改,解決了該名群眾的后顧之憂。
“戶籍的問題解決了,孩子也順利辦理入學手續,感謝市紀委同志,讓我在外地能安心打工養家糊口。”該群眾真誠致電感謝。
同樣,根據群眾投訴對派駐市政務服務窗口單位的業務進駐、受理、服務效能等方面進行全面排查,發現雷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2020年1-9月期間,受理新辦、注銷、變更食品經營許可證事項共292項,其中有82項不同程度超過了承諾工作日的服務時限。經核,該問題系經辦慢作為所致。事后,市紀委向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監察建議書,要求綜合整治干部隊伍存在的不良作風,提升辦事效率,效果明顯。
目前,作風之戰暢通舉報渠道,收集群眾反映問題線索54條,情節輕微已立行立改的5條;情節較嚴重移交相關部門處理6條。
雷州市“作風辦”工作人員實地督查高鐵站片區施工情況。
松懶散?——感悟清端文化,厚植為民情懷
“學習陳瑸,就是要學習他至死不渝的理想信念、實心實意的為民情懷和清廉卓絕的政治品格,在清端文化的指引下,我們更要深而學之、起而行之。”這是一名鎮委書記參觀后的感悟。
為進一步轉變干部思想觀念,提高干部廉潔自律意識,市紀委監委在本次攻堅行動中,抽調相關單位80余名優秀干部,組成“雷州市清端文化宣講團”隊伍,深入全市各單位開展清端文化宣講;組織了全市200余名黨組織負責人前往清端園進行實地參觀學習。
目前,雷州市通過不同形式開展學習清端文化活動達210 場次,其中開展清端文化講座79場次,前往清端園參觀學習102場次,研討活動27場次,清端文化知識測試2場次,呈現了“人人講清端文化”的干事創業良好局面。
此外,本次百日攻堅行動還深入開展“三看三查”專項檢查;開展人口普查工作專項監督;聯合多部門整治全市行政部門非法中介、豬肉市場混亂等問題。2020年,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08起,其中黨紀政務處分79人,組織處理29人,努力推動干部作風持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