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墩炮樓。
????走進廉江市營仔鎮包墩村,只見古樸的鄉間村屋錯落有致,房前屋后見縫插綠,村中的老人們坐在樹下閑談,村子里一派祥和的氣氛。可是誰又能想到,多年以前這里曾彌漫著抗戰的硝煙,面對著來犯的日軍,包墩抗日聯防自衛隊無所畏懼,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包墩御敵保衛戰。
????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包墩御敵戰場舊址——包墩村炮樓。走近炮樓,發現墻面已顯殘舊,背面可見裂紋,旁邊立有抗日聯防隊抗日簡況介紹。包墩炮樓始建于1939年,樓呈長方體,高三層,隔層為木板結構,棱墻設有射擊孔。聽村里的老人說,若站在炮樓之上,能俯視村子周邊的環境,對打擊來犯之敵起到了積極作用。
????隨著時間的流逝,炮樓顯得愈發斑駁。如今炮樓內部的木板已損壞,剩下磚砌樓體。當地了解炮樓歷史的人士告訴記者,炮樓的墻體異常堅固,在抗戰時能有效抵抗敵人槍彈,保護聯防自衛隊的戰士。作為崢嶸歲月的“見證者”,2018年11月,“包墩村炮樓”被廉江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1944年秋,日軍侵占廉江縣安鋪鎮后,經常到附近村莊為非作歹,燒殺擄掠。日軍的暴行激起了當地民眾的極大憤慨,在事關國家存亡的危急時刻,眼看家園受踐踏,安鋪附近村莊群眾拿起武器,紛紛組織武裝自衛。仰塘鄉第四保、第五保、第六保(今包墩村、新村一帶)成立了包墩抗日聯防自衛隊。
????為了武裝聯防自衛隊,包墩村開明士紳、林姓族頭林其蘭拿出光銀1000多元,買回步槍、輕機槍及子彈一批。同時還爭取黃竹根、對面村、老理塘等村支持,辦起包墩槍械修造廠,制造槍支彈藥和大刀、長矛等武器,把火藥槍改造為“塔蹄”土炮,用火藥、鐵片、玻璃作炮彈,以堡壘和密實的簕竹籬笆保護村莊。
????1944年11月下旬,日偽軍100多人圍攻包墩村,開槍掃射。包墩抗日聯防自衛隊在武器裝備和人員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以鑼鼓鞭炮助戰,用一挺輕機槍在制高點控制全村周圍,使日偽軍不能近村。臨近黃昏,日偽軍集中兵力沖至村邊,企圖硬攻強占。抗日聯防自衛隊抓住戰機,全村炮樓土炮齊轟,頓時炮聲震天,硝煙滾滾,生鐵片、玻璃片如雪花蓋頂,當即擊傷、擊斃日軍多人。在夜色朦朧中,日偽軍狼狽退兵,撤回安鋪。
????次年春,駐安鋪的日偽軍近200人再度進攻包墩村,動用大炮、機槍,火力甚為猛烈,但仍被抗日聯防自衛隊依靠著炮樓和群眾的幫助,再一次擊退敵人。
????這兩次戰斗,包墩抗日聯防自衛隊付出很大代價,但保衛戰的勝利,大滅了日偽軍的威風。此后,日偽軍再也不敢進犯包墩村。
????記者手記??
????包墩炮樓從1939年至今,已有80余年歷史,今天它仍然矗立不倒,無聲訴說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該記住這個這座斑駁的炮樓,牢記包墩抗日聯防自衛隊的名字,將抗戰故事銘刻在心中,將抗戰精神融入紅色血液之中。
????(注:稿件參考了中共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撰的《湛江紅色故事》及有關歷史文獻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