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決戰決勝之年、收官之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期間,市紀委監委扎根扶貧第一線,聚焦主業主責,緊緊圍繞精準脫貧、防止返貧、阻止致貧工作目標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有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一線、向群眾身邊延伸,為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政治保障。
2020年5月底,全市貧困人口233737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218條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同時,市紀委監委牽頭幫扶的吳川市黃坡鎮穩村和與佛山市紀委共同幫扶的湛江經開區東山街道調文村都在2019年底提前退出省定貧困村,2020年脫貧成果得到有效鞏固并初步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0年12月14日,市紀委監委主要領導率隊調研穩村扶貧產業。
聚焦主責主業,面上“亮劍”筑防線
湛江是人口大市、農業大市,但農業、農村基礎薄弱,“三農”問題歷史欠賬較多。全市共有貧困戶81680戶、貧困人口233737人,約占全省的1/7,是全省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地級市。為啃下這塊“硬骨頭”,市紀委監委主動作為、標本兼治,構筑護航脫貧攻堅的堅固防線。
聚焦難點強化督導。用鐵的紀律護民生、促脫貧,堅持上下聯動,市紀委監委建立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定點督導機制,聚焦脫貧攻堅掛牌督戰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緊盯問題整改進行跟蹤督導,為確保高質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市紀委監委領導帶領7個督導組,包片督導被列入掛牌督戰的7個縣(市、區)、17個鄉鎮、12個行政村,與縣級紀委監委聯動約談縣鎮村三級主要負責人等有關干部68人。
找準痛點嚴厲查處。堅決查處扶貧領域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等行為,排查問題線索124條,立案107件,處分153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人,實名通報曝光6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典型問題,有力保障全市扶貧工作順利開展。
抓住重點落實治本。緊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全市排查基層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問題線索3944條,立案2149件,處分1604人,移送司法機關98人。通過以案剖析、以案促治,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強化長效常治。推動徐聞、麻章、湛江經開區等地黨委和紀委監委,以選聘農村基層監督員、建設基層監督云平臺等為抓手,做實監察職能向村居延伸,治本成效初顯。
精準對口幫扶,點上“出彩”樹旗幟
主動擔當起精準對口扶貧“領跑者”角色,建立了穩定有效的扶貧機制,落實黨建帶動、領導牽頭、部門負責、干部抓實的“精準施策、多層聯動、一體作戰”的幫扶責任制。
2020年,精準對口幫扶的穩村、調文村兩村集體經濟收入分別比幫扶前增長91倍和61倍,都被評為湛江市文明村(穩村入選“先進文明村”),穩村黨支部、調文村黨總支都被評為“湛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穩村還在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系列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廣東十大貧困村創建名村”,駐村工作隊被省評為脫貧攻堅突出貢獻集體,駐村第一書記湯旭希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如今,穩村、調文村均高質量提前脫貧摘帽,成為遠近聞名的新農村示范村,順利轉入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樹立起湛江市脫貧攻堅的兩面旗幟。
省定貧困村穩村 實現美麗蛻變
“歡迎你到穩村來,看一看,新建的樓房多漂亮。歡迎你到穩村來,嘗一嘗,穩村番薯有多香……”走進位于鑒江出海口的穩村,清新質樸的村歌縈繞于耳畔,金黃的稻谷、翠綠的番薯苗、錯落的民房相互交織,勾勒出一幅恬靜美妙的田園風光。
穩村原是省定貧困村,村民長期處在溫飽線水平。2016年5月駐村幫扶以來,市紀委監委派出的扶貧工作隊有激情在狀態,堅持黨建引領與產業發展“雙驅動”、幫扶外力與內生動力“雙帶動”、改善人居環境與改良村風民風“雙推動”,采取政策兜底、轉移就業、發展產業、入股分紅、教育智力、健康生活等有效措施,幫助貧困戶在2019年全部脫貧摘帽,推動穩村成為全市新農村建設創新示范點。2020年,村集體收入55.38萬元,比2015年(6000元)增長91倍;村民人均收入27263元,比2015年(5460元)增長4倍;貧困人口人均收入22600元,比2015年(4000元左右)增長近5倍。
2020年,僅單賣番薯苗,全村收入就接近200萬元。為實現穩定脫貧,工作隊堅持做大做優扶貧產業,打響做強“穩村番薯”品牌,打造“穩田香”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實現村集體、種植戶和貧困戶持續“三增收”,形成長效穩定脫貧機制,涌現出一批種植能手、致富帶頭人。在今年初召開的湛江特色農產品和消費扶貧產業發展暨第二屆湛江種植業大會上,穩村番薯獲得“湛江最受歡迎名牌番薯”和“湛江十大最受歡迎扶貧明星產品”稱號,“穩田香”系列深加工產品受市民青睞。堅持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同謀劃同推進,投入2000多萬元,完成34個新農村建設項目,徹底解決了村民行路難、用電難、耕種難、飲水難等問題,公共服務設施齊全,綠化美化、燈光亮化、網絡信息化配套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創新鄉村治理模式,實施以產業、交通、水利、治安、醫療、文化、黨建為主要內容的“七村七共享”,推動穩村周邊區域連片開發、抱團發展。村黨支部凝聚力、戰斗力、管理力強,全村無吸毒、無賭博、無偷盜、無斗毆、無上訪,穩村由過去的維穩重點村轉變為基層治理先進村。部分駐湛高校和市委黨校將穩村列為現場教學基地。
2020年5月27日,市紀委監委主要領導率隊到調文村調研扶貧工作。
“黨建+N”激發內動力 調文村實現“雙摘帽”
調文村從后進到先進,得力于“黨建+N”激發內動力。該村在摘掉“省定貧困村”帽子的同時,摘掉了“軟弱渙散村”的帽子。
黨組織軟弱渙散是該村貧困落后的根本原因。近年來,調文村創新黨建工作機制,構建“黨建+N”新模式,以“關鍵少數”引領“絕大多數”,引領該村從后進到先進、從貧困到振興,不斷迸發出更加強勁的發展活力。
開展黨建+扶貧攻堅,實現高質量高標準脫貧。當前,該村建成產業扶貧項目7個、基礎設施項目23個,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5294元增長到2020年的15209元,集體經濟收入從之前的不足0.6萬元,增長到2020年的37萬元。開展黨建+環境治理,促使突擊清潔變長期保潔。開展“黨建+生活環境治理”工作,把6個自然村被劃分成34個黨建責任小區,讓村莊從原來逢年過節或領導來村調研檢查時才組織運動式清潔,變成現如今人人講衛生、時時講衛生,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開展黨建+疫情防控,體現愛村護民的責任擔當。在市紀委監委的幫助下,該村還制定了“黨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12支黨員先鋒隊,與自然村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12份,在2020年春節期間做到全村2200多戶無一戶聚集式做年例的防控成效。開展黨建+工作共建,拓寬黨務村務工作思路。爭取社會力量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形成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及黨員互動的工作融合,合力推動村務黨務發展。與交警、消防大隊、銀行共建,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麻章區村務監察員正在點擊查閱基層監督云平臺。
?●基層亮點●
麻章區打造平臺強化對農村基層的監督力度
近年來,麻章區高度重視對農村基層的監督,不斷創新監督方式,切實增強監督實效。2020年7月以來,按照市紀委監委的部署要求,深入推進麻章基層監督云平臺建設,努力打造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的農村基層監督綜合平臺,不斷提升農村基層監督效能,切實改善農村基層政治生態。
以智能手段為抓手,進一步創新監督方式。2019年5月,麻章區紀委監委研究開發“廉政監督崗APP”、麻章基層監督云平臺,推動監督手段科技化、智能化、數據化。該APP在2019年底試運行投入使用,2020年,麻章區紀委監委向各村(居)全面推廣使用監督云平臺。該平臺由微信小程序、自助終端查詢系統構成,并融入“廉政監督崗APP”,設有陽光村居、資訊概況、廉潔麻章、監督崗四大版塊,包含黨務公開、信息公告、資產資源、資金監管、鄉村振興、信訪舉報等主要欄目。麻章區在每個鎮都建立了一套自助終端查詢系統,內容與微信小程序同步。村務監察員、黨員、代表、群眾可通過登陸微信小程序或現場通過立式觸摸屏查看相關內容,及時進行監督。目前,該云平臺已完成全區三個鎮的資產資源資金、精準扶貧等相關資料的錄入及69個村(居)相關資料的收集,并在湖光鎮外坡村、世喬村及麻章鎮赤嶺村試點運行,接下來將逐步推廣全區各村(居)使用。
以隊伍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增強監督力量。在配足配強鎮紀委干部,設置派駐鎮監察組,依法向鎮派出監察專員等的基礎上,麻章區紀委監委又設立了村級廉政監督崗,在各村(居)聘任村務監察員。按照素質好、年紀輕、文化高、敢作為的要求,由各鎮黨委在每個行政村黨支部確定一名紀檢委員,再由區紀委監委聘任其為村務監察員,聘期為2年,由鎮紀委統一管理,取代原來的村級廉政監督員。截止目前,在全區100個村(居)中已聘任了86名村務監察員。設立村級廉政監督崗以來,區、鎮兩級紀委共舉辦5期村務監察員培訓會,并挑選部分村務監察員參加全區紀檢監察業務培訓,努力提升村務監察員綜合素質和監督專業化水平。為確保麻章基層監督云平臺正常運作,區紀委監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配備4名專職工作人員,專職負責該云平臺每月有關資料的收集、錄入、上報工作。
以建章立制為抓手,進一步規范監督程序。出臺《麻章區村級廉政監督崗管理實施方案(試行)》,規范明確黨風政風監督室、各紀檢監察室、鎮紀委、村務監察員的監督職責。加強對村務監察員的管理,建立補助及激勵機制,村務監察員每人每月給予補助津貼200元,每年度進行考核評價,優秀者給予獎勵2000元,從而增強村務監察員工作積極性。2019年以來,區紀委監委通過調研、座談、督辦等形式,督促區財政、農業、住建等部門進一步修訂完善農村管理各項制度,為村務監察員開展監督奠定基礎,先后出臺或修訂了《麻章區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制度》《麻章區農村小型建設工程承(發)包管理辦法》《關于規范全區行政村公務接待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麻章區扶貧資產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等制度,推動監督程序規范化。
以多方聯動為抓手,進一步提升監督效能。2020年9月,在收到有關麻章鎮黃外市場大部分檔口不納入“三資”交易平臺交易、擅自出租的反映后,區紀委立即開展暗訪,制成明查暗訪片在全區播放,督促鎮、村相關責任人及時落實整改。同時,注重發揮村務監察員監督作用。2019年5月以來,村務監察員通過使用“廉政監督崗APP”共開展監督工作124次,及時發現并糾正或制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12個。麻章基層監督云平臺可對接“廉政監督崗APP”,具備在線提交報告功能,村務監察員可利用此渠道了解掌握本村有關情況更全面,開展監督更方便,反映問題更及時,實現監督職能前移。
2020年10月29日,霞山區紀委監委督查組到湛江市第十四中學開展專項督查工作。
霞山區紀委監委緊盯重點領域,增強監督質效
2020年,霞山區紀委監委注重加強重點領域監督,從梳理查處的易發多發問題著手,堅持靶向治理,提高監督實效。查處公安系統違紀違法線索7條,問責10人;整治教育系統私設小金庫、亂收費等問題,問責23人;向執法系統發出14份紀律檢查建議書或監察建議書,有力推動重點領域廉政建設有成效。
圍繞重點案件抓,向霞山公安分局派出掛點監督監察力量。區紀委監委及時研究霞山公安分局發生的“老虎機窩案”特點,總結基層所隊日常監督存在漏洞,派出紀檢監察力量與公安分局紀委共同組成協同監督工作機構,強化分局紀委職能發揮,提升分局紀委監督執紀水平,增強監督實效。截止目前,監督工作機構已對全區19個基層所隊開展實地走訪和摸底,掌握100多名民警的基本情況,參加基層所隊黨支部會議5次,對基層所隊執法辦案、服務群眾方面進行檢查8次,發現問題5例,督促整改5例。
圍繞重點工作抓,督促教育系統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霞山作為全市教育第一大區、強區,教育系統廉政動態深受群眾關注。為強化對全區教育系統各級黨組織及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區紀委監委堅持“苗頭性問題提醒招呼在前、傾向性問題監督制約在前、錯誤性問題及時糾偏”的原則,由案件審查調查組牽頭,到案發單位開展警示教育大會,通報剖析違紀違法案件;聯合駐教育局紀檢監察組組成專項監督小組,緊盯學校食堂、違規牟利、亂發補貼等問題,督促教育系統各單位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完善制度機制23項,防范管理漏洞,推動教育系統的政風、行風、學風持續好轉,推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圍繞重點問題抓,開展違法建筑整治專項監督。針對群眾反映集中強烈的土地違建問題,區紀委監委加大違建整治中的責任問題、腐敗問題、作風問題查處力度。牽頭召開專題會議,督促執法部門、自然資源局、街道辦事處等單位主動認領責任、帶頭解決違建問題;成立專項檢查組深入全區開展實地調查15次,檢查違建建筑物的真實情況,深挖背后的濫用職權、利益交換等問題;查處百儒村違建案、南柳村違建違紀案,問責職能部門及街道等公職人員共6人;拍攝違建明察暗訪片1期,加強警示教育,以案促改,進一步遏制全區城鄉違建常發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