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29日,市委書記專題會議聽取十一屆市委第六輪常規巡察情況報告。
“感謝巡察組,幫我們追回了多年的辛苦錢,你們巡察組真行!”2020年6月,收到拖欠多年菠蘿款的調風鎮農民張某,專程來到雷州市委第二巡察組駐地辦公室,向巡察干部道謝。
這一感人的場景,僅是我市對村巡察日常工作中的一個縮影。從群眾的飲水難、行路難、白條欠單問題,到扶貧款征地款被克扣侵吞、村集體土地被侵占等問題,巡察組始終把群眾的這些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當成自家事,為弱者代言,為正義撐腰,用心用力用情為民辦事,讓群眾看到巡察立竿見影的效果,也收獲了社會各界的贊嘆和好評。
責任與擔當,翻開對村巡察的歷史扉頁
嚴懲發生在基層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我市開啟巡察“探照燈”,把對村巡察作為維護群眾利益、密切黨群血肉聯系的重要抓手,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黨組織建立到哪里,巡視巡察就跟進到哪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及省委巡視巡察工作部署要求,我市于2018年全面鋪開對村巡察全覆蓋工作。
湛江作為農業大市、人口大市,有村(社區)1943個,數量龐大,類型多樣,情況復雜。而在對村巡察啟動之初,全市10個縣(市、區)僅有巡察干部69名。相比繁重的巡察任務,縣級巡察力量顯得十分單薄。
面對異常繁重的工作任務,巡察干部沒有嘆息和懈怠,反而多了一份責任和擔當。在對村巡察全面鋪開前,市委就已著手謀劃巡察全覆蓋工作,把對村巡察納入市委巡察工作總體規劃。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堅持謀定而后動,在充分調研摸底的基礎上,出臺《關于全市村級黨組織巡察全覆蓋的實施意見》,督促指導各縣(市、區)根據當地紀檢、組織、政法、信訪、民政等部門提供的情況,按照問題較多、問題一般、問題較少的三種類型,提前對村(社區)進行研判分類,為村級巡察做足準備功課。
在解決“人從哪里來”的問題上,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多次深入縣(市、區)調研督導,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巡察機構編制問題;市縣兩級黨委圍繞落實巡察工作主體責任,加強縣級巡察機構人員配置,使核定編制數從69個增加至124個,增長79.71%。與此同時,縣(市、區)加強整合鄉鎮力量,比如廉江市挑選各鎮街熟悉農村工作的人員組成21個村級巡察組,建立村級黨組織巡察人才庫167人;徐聞縣在每個鎮街挑選2名干部納入村級巡察人才庫,巡察力量得到進一步充實壯大。在緊張有序的謀劃推動下,對村巡察全覆蓋工作穩步推開。2020年底,全市村級黨組織1332個,已巡察1332個,覆蓋率達到100%。
有形與有效,多種巡察方式各顯神通
要讓對村巡察成效“立竿見影”,關鍵是要精簡高效。自巡察開展以來,各縣(市、區)緊扣上級決策部署,堅持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相結合,在精準分類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靈活高效的對村巡察模式,形成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
“靶向式”巡察,直擊要害。建立與紀委監委、組織、農業農村、信訪等部門的溝通機制,提前梳理出村級黨組織存在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開展重點監督。如廉江市對近3年基層違紀案件進行分析,梳理出基層黨建工作、脫貧攻堅工作、“三資”管理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方面易發多發違紀問題的六個類型,對各村開展精準巡察。截至2020年底,對村巡察發現問題949個,問題線索73條,轉立案70件,推動查處78人。
“板塊式”巡察,對口聯動。對問題類型相近的村(社區)進行分類分塊,集中力量開展巡察,力求通過巡深察透一個板塊,改善一個領域工作。比如,雷州市結合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治行動,將30個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作為巡察對象,移交問題線索23條。廉江市對石嶺鎮龍灣村委會巡察時,專門針對扶貧資金使用情況,迅速查實該村委會用貧困戶慰問款發放村干部補助的問題。
“鏈條式”巡察,上力下借。市委對問題特別突出的鎮街提級巡察和開展專項巡察時,縣(市、區)對所轄相關村(社區)開展聯動巡察,實現市縣巡察密切配合、成果共享。比如,廉江市借力湛江市委第三輪專項交叉巡察,發現村級黨組織問題395個,移交問題線索7條。此外,縣(市、區)在對鎮街巡察時,將其管轄的問題一般的村級黨組織放在一個棋盤考量,進行連帶延伸巡察,實現鎮村巡察工作同頻共振。吳川市、徐聞縣采取巡鎮帶村的方式,分別形成1份鎮的報告和1份村級黨組織綜合報告,并附列各村“問題清單”,既做到整體“畫像”,又實現“單體成像”。
“印證式”巡察,挖掘潛在問題。選取群眾反映強烈、問題比較集中的村級黨組織與考核評價較好的村級黨組織同時巡察,達到對比印證效果。比如赤坎區首輪農村專項巡察選取了群眾反映問題較多、干群矛盾突出的北橋街道東山村和與街道黨建工作示范點福建村作為巡察對象,通過對比查找出東山村在扶貧攻堅、拆違控違等工作落實不到位的深層問題。
一系列的探索實踐,讓對村巡察工作迸發出生機活力。
信仰與力量,贏取民心“大政治”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對村巡察,與群眾的聯系最直接、最密切。在巡察過程中,巡察組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既發現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又幫助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所急所盼的事情。僅在2020年,市縣巡察機構就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79件。
雷州半島氣候干旱少雨,飲水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雷州市附城鎮北家村有6800多人,長期主要靠一兩口水井供水,遠不能滿足村民生活需要。隨著地下水資源日漸減少,全村時常出現斷水情況,飲水難問題十分突出。2020年9月,雷州市委巡察組接到群眾的訴求后,立即前去核實情況,督促鎮政府牽頭協調有關部門解決北家村的飲水難題。在得知專項經費無法及時撥付時,巡察組再次向鎮政府反映群眾心聲。在巡察組的推動下,鎮政府特事特辦,僅2個月時間,北家村建造水井工程就已經完工并正常供水。在2021年春節前,村民飲水難問題終于得到了緩解。
扶貧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是湛江市對村巡察監督的重點內容。2019年4月,吳川市委第四巡察組采取“巡鎮帶村”的方式,對王村港鎮黨委及其轄區內6個村委會黨組織進行巡察,發現村委會存在違規使用扶貧“雙到”資金問題,資金流失的風險大。巡察組了解情況后,迅速與村委會相關人員進行談話提醒,壓實村委會干部對扶貧“雙到”資金監管的主體責任,督促相關人員對逾期未還的扶貧“雙到”資金進行追討,王村港村委會成功追回本金55萬元,新港村委會成功追回本金23萬元,避免了集體資產的損失。目前,對其他村委會扶貧“雙到”資金的投向及分紅款情況,巡察整改持續跟蹤督辦,并推動相關部門調查跟進。
類似的巡察故事,也在其他縣(市、區)不斷上演:麻章區、坡頭區經過對村巡察整改,幫助解決村民蓋章難、辦事難等問題;湛江經開區委巡察組幫助群眾追回集體資產租金81940元;遂溪縣委巡察組幫助村民兌現長期拖欠的征地補償款1090萬元;霞山區委巡察組幫助村民解決集體土地被占用建房建停車場問題……
實實在在的行動,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就在身邊、正風反腐就在身邊、監督就在身邊。
鞏固與深化,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行穩致遠
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是巡察的目標。開展對村巡察工作中,市委巡察領導小組綜合運用巡察成果,堅持以巡促改、標本兼治,深入研究巡察發現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查找分析體制機制弊端,促進完善制度,不斷提升基層監督能力和治理實效。如赤坎區在首輪農村專項巡察后,向各街道和村級黨組織通報巡察發現的共性問題,推動村級黨組織完善規章制度6項。徐聞縣對25個省定貧困村巡察后,召開全縣專題整改會議,對發現的六大類25項共性問題進行通報,要求村級組織對照整改。
然而,對村巡察成果的運用,并不止于簡單的整改落實,它的意義還可以有更深的層面。
村(社區)“兩委”換屆,是人民群眾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2020年11月,在市委巡察辦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巡察全覆蓋,為村級組織換屆提供保障的通知》后,各縣(市、區)迅速行動,按照村(社區)“兩委”換屆時間,倒排進度,集中力量開展對村巡察。同時,對巡察發現問題較多、投訴信訪舉報多的換屆重點難點村進行“回頭看”專項檢查,重點摸清村“兩委”班子建設及履職情況、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使用情況、涉農政策落地情況和其他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高度關注可能影響換屆選舉的情況。對巡察發現的村“兩委”班子問題及時反饋給組織部門,對巡察發現的問題線索優先辦理,為村(社區)“兩委”換屆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層亮點】
赤坎區建立巡察監督和紀律監督“三打通機制”
“丁某某、吳某某涉嫌違紀、職務違法的問題已經依法立案審查了!”“原以為巡察發現的問題要巡察結束后才處理,沒想到這么快就開始立案了,這次巡察震懾力很強!”赤坎區某局前后兩任局長被立案審查調查的決定在赤坎區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原來,赤坎區委第三巡察組正式進駐某局開展巡察后,發現該局前后兩任局長涉嫌借開展應急演練活動和宣傳制作之機牟取私利,巡察組立即上報巡察辦,按照相關處置流程,將問題線索移交區紀委監委深入調查處置。從巡察組發現問題到相關人員被立案審查調查,前后只用了15天。在巡察期間對丁某某和吳某某采取立案審查調查是該區實行“1+1+1”方式后的首例,也是該區巡察工作不斷探索巡察方式方法的具體體現。
如此快速對人員進行立案審查調查,得益于該區提出的巡察監督和紀律監督“三個打通機制”(即思想打通、人員打通、機制打通),在此基礎上區委巡察機構出臺了《區委巡察機構與區紀委監委機關處置問題線索工作協作機制》和區紀委監委出臺了《赤坎區紀委監委監察機關片區協作工作方案》,區委巡察組、區紀委監委紀檢監察室和派駐紀檢監察組采取“1+1+1”的方式協作聯動,區委巡察組與有關區紀委監委片區協作組進行“一對一”對應聯系,區委巡察組與被巡察單位的派駐紀檢監察組及其所屬片區協作組的紀檢監察室進行協調銜接,優化了情況通報、實現了信息共享,加快了查辦速度,做到巡察調查的無縫銜接,有效提高問題線索處置效率。
據悉,在第七輪常規巡察期間,區委第三巡察組已向區紀委監委移送問題線索14條,區紀委監委立案查處4人。巡察組邊巡邊移,區紀委監委快查快辦,協同合力彰顯了巡察的強大震懾力,樹立了巡察權威性,讓群眾更加切身感受正風反腐就在身邊。

赤坎區巡察組工作人員在討論巡察發現的問題線索案件。
湛江經開區推動巡察整改大轉變
2020年,經開區堅持常規巡察工作和推動巡察整改同步推進,不僅在全市各縣(市、區)率先完成巡察全覆蓋,還以巡察整改專項督查為抓手,著力做實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推動巡察整改效果大幅提升。2020年度湛江市巡察工作考評,經開區在各縣(市、區)中位列第一。
以往,不少被巡察單位對巡察整改工作重視不夠,導致巡察整改一直存在進展緩慢、整改不力的問題,在3個月的階段性整改時間里,問題整改完成率普遍在60%以下,而2020年絕大部分被巡察單位的問題整改完成率均達到90%以上,區委政法委的完成率甚至達到100%。區財政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更是在反饋問題后1個月就基本完成整改,并主動要求巡察組檢查驗收。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巡察整改工作的前后巨大轉變呢?
區黨委的高度重視。巡察全覆蓋后,區黨委對巡察整改工作十分重視,區黨委主要領導在相關場合多次強調,巡察整改是一項必須高質量完成的政治任務,對不重視整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將嚴肅追究單位主要領導責任,情節嚴重的將給予免職。黨委重視巡察整改的鮮明態度既傳導了壓力,又壓實了責任,有力推動巡察整改工作。
巡察工作水平的提高。2020年,區巡察工作在巡察整改建議上下足功夫,巡察發現問題后,巡察組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查找問題根源,更加精準科學提出整改建議,被巡察單位整改起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此外,巡察組主動加強溝通互動,適時派遣業務骨干為被巡察單位的整改工作提供指導和支持,推動整改工作開展。比如在整改方案制定這方面,巡察組全程加強指導,與被巡察單位對每一項整改措施進行共同探討,確保每一項整改措施都具有合理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整改責任的壓實。組織開展三輪巡察整改專項督查工作,先后對50個被巡察的村級黨組織和8個被巡察的區直單位進行巡察整改工作“回頭看”,及時指出整改存在問題,壓實整改責任。2020年7月,經開區對硇洲鎮黨委、東簡街道黨工委落實巡察整改不力問題進行全區通報批評,強化警示教育效果。與此同時,區委組織部將巡察整改落實工作與區“四個全面”績效考核評定工作掛鉤,有效提高被巡察單位落實整改工作的積極性。

湛江經開區巡察整改督查組在開展督查“回頭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