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省高校畢業生系列供需見面活動(粵西地區專場)在嶺南師范學院舉行。記者 張鋒鋒 攝
日前,《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出臺,通過減輕企業負擔、大力提升技能水平等9方面措施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任務,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自2018年以來,廣東“促進就業九條”持續升級,目前已推出3.0版。
針對“促進就業九條”1.0版、2.0版中推出的不少援企穩崗優惠政策,此次新政明確進行延續。同時,加大力度實施就業優先、鼓勵創業、提升技能、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等措施。此外,特別將三項工程單列一條:發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等工程促就業功能。并且還通過獎補等方式,加強對就業創業典型的表彰激勵。
其中,明確將“粵菜師傅”培訓項目(工種)納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范圍,組織開展“粵菜師傅”招聘活動。“廣東技工”方面,明確通過補貼加強激勵——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在校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免費職業技能評價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學校可按每人200元標準申請一次性職業技能鑒定補貼;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應屆畢業生到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就業,符合條件的可參照高校畢業生申請每人5000元標準的基層就業補貼。“南粵家政”則重點推進標準建設——推進家政服務業通用基礎標準、服務標準、管理標準等標準研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員工制家政企業申請最高額度5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是“促進就業九條”3.0版中的首條。針對醫保,新政明確各地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剔除一次性預繳基本醫療保險費)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時,可階段性降低用人單位繳費費率,實施期限至2021年12月31日。
同時,明確原各市階段性下調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實施至2021年4月30日,2021年5月1日起按照省級統籌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標準有關規定執行;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全省統一實施階段性下調工傷保險費率50%的政策。此外,還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失業保險浮動費率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4月30日;按照“一市一標準”原則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實行分檔減繳和暫免征收優惠政策,實施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
為鼓勵創業和多渠道靈活就業,廣東將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力度,明確創業帶動5人以上就業的借款人,個人最高貸款額度可提高至50萬元。各地可適當放寬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條件、提高貸款額度上限和貼息標準,由此額外產生的貼息資金支出由地方財政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