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蘊藏中國式民主的“密碼”。透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讓我們從幾組關鍵數據進行“解碼”。
473? 473件代表議案 5913件提案
“代表的職責很重要,就得為民代言、為民發聲!”湖南懷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靖隆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朱登云代表說。
截止到3月8日12時,大會秘書處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議案473件。此外,日前收到代表對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約9000件。
代表議案和建議得到認真辦理,切實推動解決問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來,506件代表議案全部審議完畢,9180件建議交由194家承辦單位辦理并答復。
全國政協委員,則由各方面鄭重協商產生,代表各界群眾參與國是、履行職責。以提案的形式參與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是委員履職的重要方式。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收到提案5913件,經審查,立案的提案4940件,轉為意見和建議的提案846件。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收到提案5974件,立案5044件,許多意見建議在推動政府實際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僅疫情防控工作方面,就有289條提案意見被采納。
22? 制定、修訂法律22件保障你的權利
制定法律9件,修改法律13件,作出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8件,正在審議的法律案23件。過去10個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成績單”兼具力度和溫度,守護歲月靜好,護航國家長治久安。
從出臺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決定,到刑責年齡底線降至12周歲;從通過長江保護法守護一江清水,到冒名頂替上大學“入刑”;從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到修法明確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立法和修法,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
35? 聽取審議35個報告開展專題調研6項
監督權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
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顯示,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35個報告,檢查1個決定和6部法律實施情況,進行專題詢問2次,開展專題調研6項,作出決議1項。人大監督這一“利器”用得更好、效果也更顯著。
83? 網絡學院培訓課程總點播量達到83萬
今年兩會的數據顯示,通過學習進一步筑牢思想根基、提高參政議政水平,也是代表和委員們的一項重要工作。
全國人大創建網絡學院,為代表和各級人大提供了學習培訓的新途徑。截至目前培訓課程總點播量達到83萬次。
全國政協深入開展委員讀書活動,開設47個主題讀書群;網上書院在線瀏覽超110萬人次;通過新媒體等面向社會推出民法典系列專欄,點擊量達6000萬。
據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