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飛速發展,公路網縱橫交錯,硬底化建設日趨完善,但省、縣道路肩大部分還是泥土路,構成道路安全隱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對此,駐湛全國人大代表劉小權呼吁國家對省、縣道土路肩硬底化改造給予支持,實現省、縣道作用最大化。
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小汽車成為我國民眾代步的主要工具,加之其它行駛的車輛,每逢趕集日、節假日,靠近鄉村的省、縣道上車水馬龍。
劉小權調研發現,由于公路路肩(路肩指的是位于車行道外緣至路基邊緣,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部分,為保持車行道的功能和臨時停車使用,并作為路面的橫向支承)是泥土,較難行車,摩托車、電動自行車、自行車都擠入主車道,只有兩車道的省、縣道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對面車輛絡繹不絕,前面‘兩輪’擋道,后面‘四輪’只能龜速行駛。無疑,主車道由于‘兩輪’的‘加盟’,增加了不少安全隱患。因此,很有必要對省、縣道進行擴容提質?!眲⑿嗾f。
她指出,相比道路的新建、擴建,在原公路土路肩的基礎上進行硬底化改造可節省更多財力、物力和時間?!耙驗槟壳笆 ⒖h道路肩絕大部分還是泥土,公路還未起到最大的作用,還可擴容提質。硬路肩可以分流更多的兩輪車輛,可以給主車道起到不少減壓作用,減少交通事故。”
以湛江市為例,劉小權在調研中發現,近年來,湛江根據實際情況對省、縣道土路肩進行了硬底化改造。但由于國家在公路改造項目中無單獨對土路肩進行硬底化改造的,缺少中央、省專項資金支持,加上湛江市資金有限,約有60%省道土路肩和大部分縣道的尚未硬底化。
“省、縣道土路肩硬底化改造,都是地方自行根據實際狀況實施的,一般根據項目實際用地和資金情況,結合路面改造項目進行土路肩硬底化改造,改善道路行駛條件。改造項目一般造價為150-200萬元/公里?!睘橥晟剖?、縣道土路肩的硬底化改造,充分發揮路肩作用,劉小權建議國家給予支持,盡快投入相應的改造資金,把路肩建設好,實現省、縣道作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