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春天的腳步,第111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如約而至。今天,是廣大女性朋友在改革開放的大潮里拼搏干事、奮斗出彩的紀念日,讓我們為她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昂揚斗志、整“妝”待發寫下踐行詩。
先進凝聚起力量,楷模激勵著前行。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讓我們將目光聚焦這些美麗的湛江女性——在改革開放最前沿、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在鄉村振興第一線、在社會服務各個領域、在科教文衛各條戰線,她們用奮斗成就夢想、用實干書寫擔當,以一往無前的奔跑姿態,在全市奮力開創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征程中,綻放最美的巾幗紅!
榮譽
獲評“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廣東好人”“南粵建功立業女能手”“廣東電網公司操作能手”“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五星級員工”“湛江市第七屆敬業奉獻好人”。
吳翔:電網巾幗不讓須眉 忠實履職建新功
吳翔如今擔任著南方電網廣東湛江供電局220千伏雷州巡維中心站副站長,在扎根基層變電站20多年來,她在設備運維、防災應急保供電、變電技改、安全生產等方面貢獻突出。
2018年以來,吳翔消除設備隱患高達290余起,消除緊急重大隱患25起,為設備、電網安全運行奠定堅實基礎;組織完成220kV雷州變電站等6項綜自技改及新增設備工程、110kV調風變電站等3座新建變電站工程驗收及啟動工作,基本解決雷州片區“電網薄弱、用電難”老問題。
她于2018年相繼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忠實履行人大代表職責,積極為祖國繁榮發展和人民利益積極獻言獻策。針對粵西地區2000多萬人口出行不便狀況及地區經濟發展需要,她參與調研并偕同其他代表提出建設350公里時速廣湛專線高速鐵路的建議,得到國家同意批復建設,為促進粵西地區發展奠定基礎。
她還提出建立健全普惠性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加強公共場所安全用電、設立一線員工高危保險基金、幼兒教育法立法等29件議案、建議和提案,得到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大部分建議已經落地實施,對解決民生問題和促進國家經濟進一步提速發揮了重要作用。
榮譽
獲評“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湛江市十大優秀工業設計師”。
林葵娣:回鄉創業授村婦本領 熱心公益展家國情懷
她是湛江市旗袍協會會長(協會婦聯主席),是致力家鄉建設、回鄉創業的“女匠人”、工程師,是湛江植物(草木)制作工藝傳承人、楊氏中華旗袍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
自成立湛江市旗袍協會以來,林葵娣以弘揚旗袍文化為己任,熱心社會公益,努力打造“文化傳承力量、社會公益楷模”的形象,帶領會員們傳承非遺技藝,參加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等屢獲榮譽。
通過“傳統手作賦能,建設美麗鄉村”鄉村手作公益培訓計劃,林葵娣向鄉村婦女傳授植物染技藝,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巾幗力量。同時,她還參與扶貧濟困等公益活動,關注留守兒童、貧困母親,尤其是疫情期間,她帶領協會籌集善款,克服困難采購防護物資并支援慰問戰疫一線新聞工作者,向援鄂廣東醫療隊員家庭定向捐款等。近年來,她累計捐資逾30萬元。
她利用美學設計特長助推三大行動,協助完成湛江市創文主題公共空間設計;她積極投身婦女兒童事業,旗袍協會被確定為省市兩級“婦女之家”示范點,建立了湛江市首個“四新”領域婦聯。她本人當選市社會組織婦聯第一屆副主席,在湛江市“四新”領域婦聯組織建設中發揮開拓引領作用。
榮譽
獲評“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廣東省巾幗創業示范基地”。
雷州市雷高鎮三湖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致富路上的“她”力量
雷州市三湖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4月,是菠蘿、香蕉、木瓜、甘蔗等瓜果種植一體化示范基地,種植總面積1000畝,己逐歩形成設施配套完整的巾幗創業示范功能基地。
自成立以來,在合作社負責人林凌的帶領下,該基地以婦女為主導力量,本著“帶動貧困婦女就業致富”的原則,吸納合作農戶380戶,帶動附近村莊婦女群眾就業。在深化“南粵巾幗脫貧行動”和“姐妹攜手 互幫互助”巾幗精準扶貧主題活動中,幫扶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20戶96人,實現了貧困婦女就地就業,既照顧了家庭,又改善了家庭經濟效益。同時,基地重視先進的水肥一體施用技術培訓傳播應用,引領婦女群眾轉型為新型農民,讓更多婦女掌握科學種植技能。
如今,基地立足當地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扶持發展一村一品,大力發展菠蘿產業種植、加工及社會化服務,挖掘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值,讓農民更多分享菠蘿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帶動當地農民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促進當地周邊農村農家婦女的增收致富奔小康。
榮譽
創建“湛江市巾幗文明崗”。
湛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與病毒近距離對峙 將風險留給自己
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現有職工33人,其中女職工20人,該科不僅肩負著我市傳染病病源微生物監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飲用水、公共場所、地方病等多項監測任務,還承擔著湛江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化學及微生物檢驗檢測等工作。這群“娘子軍”在平凡的崗位上甘于寂寞、默默奉獻,在日常疾病防控檢測等工作中發揮“半邊天”的作用。
近年來,她們成功應對多起環境污染事件、食物中毒事件,以及流感、人禽流感、登革熱等突發疫情,準確及時出具檢測報告, 發揮“精準監測、一錘定音”作用,為我市疾病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2020年,我市剛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該科實驗室迅速開展檢測,是我市第一家開展新冠病毒檢測的實驗室,也是檢測樣本數量最多的實驗室。工作中,檢測人員要穿著生物安全三級個人防護裝備連續工作3-5個小時,期間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不能離開實驗室。一輪實驗下來,對體力、腦力都是極大的消耗。
該檢驗科全體女職工輪流分擔著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工作,團結一致,全力以赴,她們所有的努力與付出,只為了更早得到樣本是否存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結論,為病人的后續治療,提供最關鍵的依據。在疫情面前,檢驗科的“女將”們逆行而上,與病毒近距離對峙,她們愿意將風險和艱苦留給自己,把健康和安全送給全體湛江市民。
榮譽
創建“全國巾幗文明崗”。
湛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財務科:精準核算提效益 細心貼心“好管家”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財務科共8人,女性干部7人,占比87.5%。作為全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和運作業務部門,精準核算提效益是根本。2020年,經財務科核算的增值收益2.62億元,截至2020年,累計核算增值收益19億元上繳市財政用于湛江民生事業,在全省排名靠前。
多年來,財務科經辦的資金總額達1181多億元,未出現過差錯。財務科重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堅持理論武裝強意識,提高站位作表率,工作人員日常嚴格遵守各項財經制度,合規審批各類經費報賬,推動“三公經費”逐年同比減少。2020年疫情期間,財務科提出批準困難企業緩交住房公積金的意見建議,得到市政府采納,批準了1706個企業緩交住房公積金1.08億元,占全市繳存額的1/60,為疫情防控工作和企業復工復產做了積極貢獻。該科還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掛點幫扶坡頭區麻弄村,實現貧困戶整村脫貧并通過2020年驗收,被評為脫貧攻堅先進單位。
作為窗口服務部門,該科室主動服務顯擔當,密切關注全市住房公積金資金動態,做好資金統籌安排工作,為全市70多萬繳存職工提供貼心服務,支持繳存職工合理住房消費。2020年,發放住房貸款8041筆共21.60億元,同時創造了大量增值收益,支持我市弱勢職工廉租住房建設。由于工作出色,財務科統計工作在全省住房公積金統計工作會議上進行經驗分享,曾先后被評為湛江市、廣東省“巾幗文明崗”。
榮譽
創建“全國巾幗文明崗”,獲評“廣東省三八紅旗集體”“廣東省先進護理集體”。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逆行而上主動“戰疫” 為生命筑起防護墻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湛江中心醫感染科共有醫護人員68人,其中女職工56人,全體醫務人員第一時間投身抗疫防疫生死博弈第一線,一群白衣天使用實際行動恪守對挽救生命的承諾。在疫情嚴峻期間,她們不能回家,每天守候在醫院里,她們中有“還在喂奶的媽媽”、有“年邁老人需要照顧的女兒”、有“需要陪伴孩子的父母”、還有“曾在2003年參與抗戰非典的勇者”,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們舍小家為大家,主動逆行而上,為人民筑起一道道防護墻。
疫情發生后,湛江中心人民醫院被列為市定點醫院之一。作為救治新冠肺炎重中之重的科室,且在疫情期間收治了22名確診病例,她們想到的不是生命危險,而是責任和擔當,充分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過硬作風,身先士卒,承擔起救治患者的職責和使命。
這些“女兵”每天堅守在隔離病房的崗位上,在人手和物資緊缺時每天工作超過15小時,穿著厚重又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和護目鏡,不能吃喝不能上衛生間,有時迫不得已只好穿著成人紙尿褲上班,盡管在嚴寒的冬天也經常被汗水浸透衣衫……
20多天里接力作戰,以院為家,她們沒有絲毫怨言;與患者零距離接觸治療護理,同時要幫助患者重塑信心,在情緒上給予耐心疏導,她們轉身就把自己的委屈和淚水忍住、吞下。最終,22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如今,那些述說著無數患者與家屬感激之情的錦旗和道謝信,早已被她們置于腦后,她們正以果敢無畏的姿態,投身每一天都與生命賽跑的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