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全國兩會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點、兩個“五年規劃”銜接處,意義非凡。精煉務實的報告,展現了去年工作的累累碩果,繪就了未來五年的嶄新藍圖,注重解民憂、紓民困,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強大動力。
????政府工作報告引發了代表委員們的強烈共鳴。記者連線北京進行采訪,駐湛全國人大代表、住湛全國政協委員分享了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后的感受。
駐湛全國人大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前合影。 受訪者供圖
??? 全國人大代表寧凌:令人振奮湛江發展有更多良機
????今年全國兩會是國人關心、世界矚目、充分展現中國自信的一次盛會,今天聆聽了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感到非常振奮。報告簡潔明了,內容豐富,“干貨”多多。重大的國家戰略和政策,都在報告中得到了充分展現,既總結了我們過去五年的歷史成就和去年一年所取得的輝煌成績,也展現了我們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前景,我相信,此次報告將會對我們國家的發展起到很大推動作用,對世界作出更大貢獻,充分展現出大國風采。
????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里面,令我們湛江感到振奮人心的,首先是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國家在“十四五”規劃里面提出了要進一步重視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這對我們湛江融入和對接國家的重大戰略有重大利好,機遇難得。此外,國家提出要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我們湛江對外開放水平近年來也在逐步提升,未來擴大開放水平會迎來更多良好的機遇,在交通基礎設施、民生支持、對民營企業的支持鼓勵和保障等方面,對我們都有很好的發展機遇。
????今年全國兩會我帶來了7份建議,主要關注粵瓊合作、湛江發展、行業發展和高等教育4個方面。在粵瓊合作方面,我希望國家能支持建設粵瓊(徐聞)特別合作區、加快推進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發展;在湛江發展方面,希望能支持湛江深度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支持湛江建設國家重大戰略聯動與融合發展示范區;在行業發展方面,希望將優質水產品納入國家物資儲備體系,加快解決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村改社區問題;在高等教育方面,希望進一步深化高校教師評價。
????全國人大代表林水棲:政策落地性強、操作性強、更接地氣
????聆聽了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我感到非常激動和振奮人心,也有很深的感悟。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于不平凡之年書寫出了非凡答卷。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精準研判未來形勢,把短期目標與中長期發展有效銜接,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本次報告與以往均有不同,不僅對2021年工作進行了部署,還把“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納入其中,充分體現了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和國家對未來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有著精準的研判,也體現了經過百年的探索和積淀,我國具備實現現代化的廣度、深度和厚度,因此本次報告中既描繪了藍圖,也指明了路徑。針對社會經濟發展,從以往注重增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對各領域具體發展規劃作了精細思考,政策的實施更注重紅利性,體現大格局、大戰略和大思路。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與去年相比,是在面對疫情沖擊下站穩腳跟后,在直面問題和挑戰中積極謀求復蘇和發展。報告內容堅持底線思維和系統觀念,恢復為先、創新為要,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把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尤其是保市場主體放在了極其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強調政策的連續性,不急轉彎,強調政策繼續為市場主體服務、財政支出重點加大保市場主體,要求減稅降費政策讓市場主體應享盡享,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更多讓利等等,政策的落地性強、操作性強、更接地氣,也為我國經濟發展穩住基本盤夯實了基礎。
??? 全國人大代表吳惜偉:體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報告非常振奮人心,特別是在總結去年工作時,有三個方面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一是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二是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三是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這三個成績的取得很是令人振奮。
????報告中對今年的工作部署,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我特別關注到,在科技創新方面,報告提出要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在鄉村振興方面,報告提出要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鼓勵我們采取積極的措施,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上,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方面,報告也提出了系列具體的舉措。這些實實在在的發展“大禮包”,讓我們對今年、對“十四五”時期乃至2035年中國的經濟和整個民生的發展都充滿了信心。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和區域協調發展,這兩個方面可以作為湛江下一步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個著力點,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十四五”時期基本建成國家重大戰略聯動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支點、全省區域協調發展重要引擎。
????全國人大代表趙建社:保障民生力度更大
????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從七個方面總結了去年的工作,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報告很實在、成績來之不易。
????一是去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3%,這是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唯一一個。二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之上”的原則,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三是打好“三大攻堅戰”,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從這幾方面來說,去年的工作成績是來之不易的,也是振奮人心的。
????同時,報告也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2021年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我覺得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重點是加大保障民生的支持力度。其中,保障民生方面所提出的多項措施跟我們老百姓息息相關,比如,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取消港口建設費、將民航發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標準降低20%,這就意味著,我們老百姓以后的出行更便利,能享受到更多的優惠。再比如,報告提出,逐步將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報銷,堅決兜住民生底線,讓老百姓在醫療保障方面得到實惠。
????此外,報告提出,要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扎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舉措,湛江應該牢牢把握機遇,全方位深化區域協作,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
??? 全國人大代表吳翔:目標切合實際 語言鏗鏘有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樸實,語言樸實、數據具體,直擊心靈,特別是大家聽到一些比較貼心、暖心的措施時,都非常激動,現場掌聲雷動。
????我比較關注報告中提及的社會民生公共服務體系這方面。就業是當前的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報告中提到,廣開就業門路,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創造更多公平就業機會;在教育方面提出,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努力讓廣大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對脫貧攻堅工作,報告有精準全面的總結,對億萬農民生活品質的保障,報告里面也有體現,要求千方百計使億萬農民多增收、有奔頭;我是一線工人,看到報告里面對產業這一塊著墨頗多,并強調要弘揚工匠精神,以精工細作提升中國制造品質……這些接地氣的發展目標非常切合實際,特別鏗鏘有力,體現了中國政府的擔當,也是體現了一個大國的擔當,我們對國家今后的發展充滿了期望。
????2020年,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下,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我們扛過來了!未來,我們團結一致、奮勇向前,相信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好!
??? 全國人大代表劉小權:溫暖人心 增強信心
????這是一份溫暖人心、增強信心的報告。報告不僅描繪了“十四五”藍圖,還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邁向新征程的信心和決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句話——展望未來,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奮力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
????從報告中,我也看到了湛江未來的發展機遇。比如說,報告提到,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推進改革開放,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要擔當作為,實干苦干,不斷創造人民期待的發展業績。特別是在我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候,報告中提到的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壯大縣域經濟等措施,都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湛江應該把握這些重大機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讓農民多增收、更有奔頭。
??? 全國政協委員郝振山:加大清潔能源供應和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布局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并強調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
????近年來,能源轉型、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全球趨勢。當前,全球能源體系正在加速向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新能源“四分天下”的多元格局演進。目前,中國海油已經啟動碳中和規劃,將全面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對此,我們要持續通過加大清潔能源供應和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布局,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助力我國早日實現“雙碳”目標。
????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已經歷“先行軍”“生力軍”階段,將在“十四五”期間成為發揮主導作用的“主力軍”。中國海油發展新能源產業不是一道“選做題”,而是“必做題”,公司在能源轉型的產業布局正當其時,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主動順應全球能源發展大勢、育新機開新局的必然要求,也是踐行公司“1534”總體發展思路、推進海洋石油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
????發展低碳產業,不是朝夕之功,更不會一蹴而就,需要進一步保持戰略定力,加強戰略研判,建立適合低碳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適應低碳產業特點的發展模式,加強低碳產業發展的能力建設,以適應能源轉型新趨勢,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海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