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我市各重點項目工地不停工,建設熱火朝天。湛江灣內,一艘艘耙吸船、絞吸船、抓斗船正加緊作業,進行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不同于陸上施工,海上作業沒有機器的轟鳴聲,有的只是船舶的發動機聲。作業船貌似“紋絲不動”實則施工忙(如圖,通訊員提供),風平浪靜的海面下正“翻江倒海”。
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于2019年8月18日開工建設,航道建成后將成為全省首條40萬噸級航道,也使湛江港成為全省唯一通航40萬噸級船舶的世界級深水港口。2021年新春,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Ⅰ標項目部也在忙碌的生產中踏上新征程。該項目部項目經理柯秋銳告訴記者,項目部積極響應“就地過年”的倡議,春節期間200多名建設者堅守在航道建設崗位。
為了保證該工程按期于2021年6月投入試運行,春節期間項目部投入“浚海2”“浚海6”“遠龍”“華安龍”“浙路工002”“浙路工003”等大型船舶連續作業。2019年開工至今,該標段工程已完成總量約84%,目前進入了掃淺階段。
根據廣東省領導和湛江市委、市政府的環保要求,結合巴斯夫一、二期用地及東海島產業園區造地的需求綜合利用疏浚土,從2020年5月起,該工程所有疏浚土由外拋變更為上岸。此舉不僅進一步提升航道疏浚的環保、節能水平,保障航道暢通,還能為我市東海島建設提供環保沙源,大大減少建材消耗。
本著成本管控的目的,項目部多次召開內部施工工藝研討會、外部溝通協調會,精心策劃施工工藝流程,合理安排船舶分段開挖,精確計算施工時間。避免了因船舶施工交叉干擾而窩工和減少船舶進入艏吹區的等待時間。
柯秋銳表示,今年正值“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又適逢建黨100周年。Ⅰ標項目部全體職工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同時,推進生產經營、安全環保、創新創效、成本管控等各項中心工作,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全力以赴備戰“黃金周”,努力實現“開門紅”,為2021年度各項工作及“十四五”規劃開好局打牢堅實基礎。
加快建設湛江港30萬噸航道改擴建工程,有利于構筑港口新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戰略地位,推進臨港重化工業及港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形成大型物流集散基地與分銷中心,對打造廣東省沿海產業帶、構建環北部灣和西南沿海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助力湛江市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