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更新并公布,多種來湛江棲息的候鳥榜上有名。其中,勺嘴鷸、小青腳鷸、遺鷗、黑臉琵鷺、白肩雕、烏雕、中華鳳頭燕鷗、黑嘴鷗、黃嘴白鷺、黃胸鹀等名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杓鷸、翻石鷸、大濱鷸、栗喉蜂虎、藍喉蜂虎等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多種湛江“常客”名列“國一”
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中明文規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后制定,并每五年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報國務院批準公布。”4年之后,新版《名錄》終于正式公布。
最讓湛江人民關注的,是多種常來湛江棲息的候鳥名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錄。它們有勺嘴鷸、小青腳鷸、遺鷗、黑臉琵鷺、白肩雕、烏雕、中華鳳頭燕鷗、黑嘴鷗、黃嘴白鷺、黃胸鹀、中華秋沙鴨等名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杓鷸、翻石鷸、大濱鷸、栗喉蜂虎、藍喉蜂虎等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勺嘴鷸是一種呆萌嬌小的鳥,屬于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據國際鳥盟組織調查顯示,1970年,勺嘴鷸仍有近2000到2800對,目前則僅存約300對,個體數目正在急速減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級別,新版《名錄》首次將其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這樣一種極其罕見的珍稀鳥類,卻把湛江作為理想的越冬之地,來這里越冬的勺嘴鷸種群成為了中國境內最大的勺嘴鷸越冬種群,而雷州半島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最重要的勺嘴鷸越冬地。在2021年1月份開展的勺嘴鷸全球同步調查中,調查人員在雷州灣記錄到28只勺嘴鷸。
雷州半島三面環海,有全國最大面積的紅樹林保護區、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灘涂,多樣的灘涂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底棲生物,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其成為鳥類棲息、越冬的良好天然場所,也是候鳥從西伯利亞至澳大利亞南北遷徙的“停歇地”和“加油站”。每年的秋末至次年春初,大批的候鳥飛臨湛江,補充能量然后繼續南飛,或留在這里越冬。據往年的調查記錄顯示,湛江的沿海灘涂每年平均有近70種水鳥在此停棲、越冬,以鸻鷸類、鷗類、鷺類和雁鴨類為主,其中包括珍稀的勺嘴鷸、黑臉琵鷺、黑嘴鷗、大濱鷸、中華鳳頭燕鷗等。其中,2019年1月的同步調查中記錄到14只黑臉琵鷺、2只中華鳳頭燕鷗。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名片
湛江是重要的候鳥越冬地,從政府到民間都為保護候鳥作出諸多努力。2015年,湛江市愛鳥協會成立,這個公益社團以觀鳥、護鳥為切入點,進而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生境,推動生態環保事業發展,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樂土。多年來,該協會承擔和參與了多項鳥類的野外調查和鳥類專項研究,為動物保護提供了科學有用的依據和建議。
據了解,舊版的名錄自頒布實施起,對所涉及的鳥類名錄在三十多年間從未進行過調整修訂。受當時的客觀條件所限,舊版名錄在制定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觀性,也難于適應保護發展的新需求、新動向。而剛剛公布的新版名錄,則在保護級別的核定方面參考更多的實證研究。以水鳥為例,2019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對中國水鳥種類進行了重新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做了保護優先性分析,最后提出了相應種類保護等級的調整建議,從公布的新版《名錄》來看,很多建議都得到了主管部門的采納。
新公布的《名錄》共列入鳥類394種,占我國已知種類總數的27.27%(394/1445),其中一級重點保護鳥類92種,二級重點保護鳥類302種。與1989年1月14日正式發布的上一版《名錄》相比,新一版的種類增加了169種。對比之下,變化最大的部分應體現在雀形目鳥類,舊版《名錄》里面僅僅列入了闊嘴鳥科(Euryiaimidae)和八色鶇科(Pittidae)的所有種類,新版《名錄》列入了23科89種雀形目鳥類,其中還包括11種一級保護鳥類:除棕頭歌鴝、黃胸鹀和栗斑腹鹀之外,其余8種都是中國特有鳥類——黑頭噪鴉、灰冠鴉雀、金額雀鹛、黑額山噪鹛、白點噪鹛、藍冠噪鹛、黑冠藪鹛和灰胸藪鹛。
在剩下被列為二級保護的78種雀形目鳥類里面,中國特有鳥類所占的比重也較大,占總數的33.33%(26/78)。同時,像紅喉歌鴝、藍喉歌鴝、畫眉和紅嘴相思鳥這樣遭受非法捕捉和販賣嚴重威脅的種類,這次也被列入了二級保護鳥類,加以嚴格保護。
從事鳥類研究的專家指出,一旦物種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之后,應盡快制定其拯救計劃,實施就地保護與異地保護工程,恢復受脅物種的種群與棲息地;對列入保護名錄的物種定期開展評估,緊密關注物種瀕危等級的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的變化。這類評估應與國家的野生動植物普查、專項考察同步進行,也可以考慮與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周期評估同步,通過評估對列入名錄的物種進行升級、降級、維持與剔除,實現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動態管理。
“良禽擇木而棲。”鳥類是大自然的精靈,只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成為鳥類棲息之地。有識之士提出,生態宜居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湛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為鳥類提供了天然的棲息場所,候鳥云集湛江越冬,是生態宜居的標志,也是一塊閃光的生態名片,應該好好加以利用。目前,湛江正加快融入北部灣中心城市和大灣區建設,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在這重要的發展進程中,打造一張“生態”金字招牌吸引人流、資金流,無疑能為快速發展的湛江提供強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