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根據《廣東省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2018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廣東省第四批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湛江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并形成了督察意見。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督察組于2019年2月28日下午向湛江市委、市政府進行了反饋。
反饋會上,督察組組長何真通報督察意見,湛江市委書記鄭人豪作表態發言,會議由湛江市市長姜建軍主持,督察組副組長、省生態環境廳副巡視員趙立軍,督察組有關人員,湛江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及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了會議。
督察組認為,湛江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以建設北部灣中心城市為契機,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狠抓生態建設,努力改善環境質量。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市委、市政府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突出位置,2017年以來,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23次,研究部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制定實施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意見、綠化湛江大行動等20多份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文件,把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的要求貫穿到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等各個領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入紅樹林保護區、鶴地水庫、小東江等地開展實地調研督導16次,解決環境保護重點難點問題。克服財政困難加大環保投入。推動實施環境保護責任第三方考核,對132人實施了環保問責,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狠抓綠色發展和生態修復。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產業生態化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構建覆蓋全社會的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和綠色經濟運行機制。環境空氣質量持續優良,2016年以來,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始終保持全省前兩位;2018年1—9月,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6%,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全省第一。
攻堅克難落實督察整改。認真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全面恢復紅樹林保護區生態空間。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立行立改拆除鶴地水庫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私人會所和花木場。省級督察期間,迅速解決部分違法違規畜禽養殖擾民問題,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環境訴求。
湛江市高度重視省級環保督察工作,嚴查嚴處群眾舉報案件,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截至2018年11月底,督察組交辦的308宗環境舉報問題已辦結273宗,其中責令整改企業101家,立案處罰企業46家,罰款157萬元,立案偵查1宗,查封扣押3宗,關閉取締1宗。
督察指出,湛江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產業布局不合理、水污染防治形勢嚴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等問題仍然突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與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落實不夠有力。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傳導不到位。至督察時湛江市仍未制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未能有效傳導環保壓力。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認識不足,不作為、不履職現象突出。長期以來,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管理體制機制不順,多頭管理、推諉扯皮。鎮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工程落后于序時要求,黑臭水體反彈嚴重。
推動產業布局和能源結構調整進展慢。工業企業與居民區、商業區混雜現象突出。位于城市建成區內的湛江東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重污染企業,搬遷工作一拖再拖,至督察時仍沒有實質性啟動。能源結構不合理,2017年非化石能源僅占全市能源消費總量的11%,遠低于全省21%的平均水平。“散亂污”工業企業(場所)綜合整治工作滯后,截至2018年10月中旬,全市摸排的236家“散亂污”企業,僅完成整治37家,完成進度15.7%,遠低于2018年底要完成40%的整治任務,全省排名靠后。
二是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和“回頭看”部分整改工作滯后。生活垃圾填埋場整治不作為、慢作為,對鎮級垃圾填埋場整治缺乏有效統籌,至督察結束,仍未按要求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全市51個鎮級垃圾填埋場,僅5個完成封場整治工作。2018年6月雷州市公用事業局為應付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將郭宅垃圾填埋場近2萬噸滲濾液抽到雷州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填埋區存放,由于管理不到位,大量滲濾液未經收集通過雨水溝排入環境,對周邊群眾的養殖魚塘造成污染,群眾反復投訴。
畜禽養殖污染治理不到位。禁養區畜禽養殖監督檢查和巡查報告制度執行不力,禁養區整治效果不穩定,存在復養反彈問題,廉江市河唇鎮饅頭夾村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違規新設養殖場。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水平低,至督察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僅六成。農村散養密集區畜禽污染治理不規范,大量糞污通過坑塘溝渠直排水體。
吳川市廢舊塑料等加工污染問題整改不力,對群眾反復投訴的污染問題重視不夠、整治措施不嚴不實,未嚴格按照有關要求進行全面排查整治,全市廢舊塑料加工企業202家,僅將122家納入整治方案,甚至在本次督察結束時,仍然未將群眾反復投訴的立新輪胎廠和喬輝廢舊橡膠加工廠列入整治清單。
三是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夠有力。水環境質量惡化趨勢明顯,部分斷面水質明顯惡化,2018年1-9月,九洲江排里和袂花江大山江國考斷面水質由2017年的Ⅲ類下降到Ⅳ類,未達到年度考核目標要求。黑臭水體整治成效不穩定,本次督察抽測21段水體中,僅有7段符合整治要求。廉江市九洲江流域每日產生城鎮生活污水約13萬噸,僅建成一座日處理能力3萬噸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每天有大量生活污水直排,直接影響九洲江排里國考斷面水質達標。
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根據要求,2015-2017年湛江市要新建86座鎮級以上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96萬噸/日,新增污水管網901.8公里。截至本次督察結束,湛江市僅完成46座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8.8萬噸/日,建設污水管網174.3公里,完成比例僅為47.9%、19.6%、19.3%。
污水處理設施管理不規范。2018年年底前應完成12座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但改造工程進度嚴重滯后,截至督察結束,僅霞山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一些生活污水處理廠長期閑置,但地方和有關部門監管缺位。
四是一些突出環境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燃煤鍋爐整治工作不徹底,雖然大力推動燃煤鍋爐生物質成型燃料改造,但整治工作進展緩慢,部分鍋爐改造不規范,禁燃區內基本完成改造的34臺燃煤鍋爐,但僅2臺符合專用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的要求,其余仍然能夠使用煤炭。
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形勢嚴峻。近岸海域養殖業環境監管不到位,養殖總量底數不清。現場檢查發現,東海島和坡頭區的海水高位養殖項目絕大部分未辦理養殖證,養殖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海。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滯后。根據有關要求,2017年年底前湛江市應建成吳川市和徐聞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2018年年底前建成雷州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二期,但至督察結束均未建成,生活垃圾數量劇增與處理能力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僅79.1%,與2018年末實現無害化處理率95%以上的規劃目標差距較大。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結構性失衡問題突出,難以滿足本地鋼鐵、石化等主導產業需求。建筑垃圾處置不規范,大量無證垃圾消納場所非法處置建筑垃圾。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監管不到位,甚至允許建筑垃圾產生單位向無證消納場所傾倒建筑垃圾。
督察要求,湛江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機制,切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確保督察整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實現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廣東沿海經濟帶重要增長極。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堅決完成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確保整改工作落地見效,防止問題反彈。扎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市委書記鄭人豪在作表態發言時表示,督察組的反饋意見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給予的肯定增強了我們的信心,指出的問題切中要害,提出的整改意見精準到位,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完全符合湛江實際,我們完全贊同、深表謝意,照單全收、堅決整改。接下來,全市要堅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此次督察反饋為契機,以問題為導向,層層壓實責任,全力以赴抓好省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全面、徹底、高標準完成整改任務,以實際行動和扎實成效,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督察強調,湛江市委、市政府要根據督察反饋意見要求,并結合《廣東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一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省政府。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形成了清單,將按有關程序移交湛江市委、市政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