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至24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人豪利用周末時間前往雷州,走農家、訪漁村,了解社情民意,就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精準扶貧、濱海旅游等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鄭人豪強調,要加強基層黨建,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脫貧攻堅,發展濱海旅游,夯實基層基礎,干一件成一件,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推動雷州加快振興發展。
繼上周末深入西海岸遂溪沿海鄉鎮調研,鄭人豪此行仍將調研重點放在西海岸,不打招呼、輕車簡從,直奔雷州市企水鎮,一路向南深入烏石、覃斗、北和等沿海鄉鎮調研。
海風拂面,村道蜿蜒。23日下午,鄭人豪一行抵達調研首站企水鎮,走訪海角村,察看企水漁港建設進展。鄭人豪與村干部、村民代表促膝長談,了解精準扶貧成效,聽取大家對鄉村振興的建議和想法。海角村三面環海,村民主要依靠外出務工、漁業捕撈、水產養殖等方式獲得經濟收入,近年來在省海洋漁業廳掛點幫扶下,村民發展網箱養殖,收益頗多,村容村貌有明顯改善。鄭人豪要求當地黨委政府要以現代漁港建設為契機,加快漁業轉型升級。他還鼓勵村民要積極參與精準脫貧,共同奔小康,同時要注意保護好村莊及周邊海域良好的自然生態,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
夜色初起,海島漁村亮起燈火。鄭人豪來到烏石鎮調研濱海旅游開發情況。烏石天成臺水清沙細,擁有原生態的濱海風景,被譽為中國的馬爾代夫。鄭人豪指出,隨著雷州半島魚骨狀高速公路網等基礎設施的推進,天成臺等湛江西海岸旅游資源的開發前景非常明朗廣闊。要整體謀劃好岸線、海島開發等,市縣聯動,做好招商,引進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的大型旅游開發集團參與建設,在保護海岸線及原始生態風貌的基礎上,完善交通等配套設施,打造旅游品牌和精品景點,提升湛江濱海休閑旅游發展水平,同時促進就業,帶動當地群眾脫貧。
雷州是我市精準扶貧任務最繁重的地區,覃斗、北和兩鎮沿海村莊,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實現脫貧奔康、鄉村振興任重道遠。近年來,在掛點幫扶單位的扶持下,貧困村紛紛走上產業脫貧之路:覃斗是中國芒果之鄉,鋪前村利用“互聯網+”,將芒果賣到了全國各地,供不應求;“中國珍珠第一村”流沙村,在幫扶單位審計署廣州特派辦的協調下,流沙珍珠孵化養殖加工一體化產業基地里,不少貧困戶既當股東又當工人,既拿分紅又有工資,脫貧奔康之路越走越寬;在佛山市順德區相關單位的幫扶下,北和鎮新家村新修環村道路平整通暢,貧困戶喜遷新居,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扶貧結合,實現了華麗轉身。24日,鄭人豪走進一個個村莊,探訪貧困戶,慰問駐村干部,田間地頭聽意見,共商脫貧大計。
“脫貧致富快、全靠產業帶。”“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核心是要加強基層黨建,關鍵是要發展產業,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端上‘金飯碗’。”共識在交流中達成。鄭人豪充分肯定雷州市在鄉村振興、產業脫貧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要求,要改良農特產品種、推廣科學種養、發展精深加工,線上線下齊發力,積極拓寬“互聯網+”營銷渠道,加大品牌培養和保護,積極探索覃斗芒果等農特產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要培育壯大珍珠產業,黨委政府加強支持引導,企業立足市場堅持差異化、個性化、定制化產品生產,加大宣傳力度,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影響力和美譽度,重振南珠雄風。鄭人豪強調,黨建強則基層強,雷州市要進一步抓實基層治理,將實施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與加強基層黨建、推進基層治理緊密結合起來,加強產業扶貧,改善民生福祉,加強扶貧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好“十百千”回鄉促脫貧攻堅干部作用,關心關愛駐村干部,凝聚各方合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贏雷州農村發展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