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豪
當前,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與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相結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北部灣中心城市”為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推動湛江全面振興、跨越發展,確保十九大精神在湛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一、營造政治上的綠水青山,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
一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二要著力改良政治生態,打造“在狀態、有激情、敢擔當、出實效”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實施湛江市創新推行的《“四個全面”績效考核辦法》,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促進干部干事創業。三要大力推動基層黨建規范提質行動。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強村(社區)基層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提升黨建信息化水平。四要按照“四個全面”系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把巡察工作擺在全面從嚴治黨的突出位置,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打造陽光法治服務政府,切實推進政府“放管服”,讓行政權力在陽光下、軌道上運行。
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十九大報告強調,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湛江最基本的市情仍然是“人口大市、經濟小市”,必須推動加快發展。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要建設面向未來的現代化快速立體交通基礎設施。交通落后已成為制約湛江發展的“瓶頸”。要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機場、高速、高鐵、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全市交通根本性轉變、跨越式發展。二要加快推進產業園區擴容增效。按照“一縣(市、區)一主園區、一園多區、加快培育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推進全市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完善園區配套的基礎設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更多項目落地,延長產業鏈;促進產業園區規模化、集群化和特色化發展,實現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壯大。三要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擴容提質。按照“拓展海東、提升海西、擁灣發展、產城聯動、市縣統籌、精細管理”的發展思路,推動海東新區開發與中心城區提質同步實施,構建“一灣兩岸、一核四軸、多組團”生態型海灣城市新格局。
三、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發展,充分釋放發展活力和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是統攬廣東工作全局的總綱。我們要努力為廣東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落實“三個支撐”,作出湛江應有貢獻。一是力爭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有新作為。按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定位標準, 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充分發揮40萬噸級航道的航運物流成本優勢,為華南、西南廣闊地區產業發展降成本提供支撐。圍繞振興實體經濟,大力實施“五大產業發展計劃”,構建高水平產業體系,重點把鋼鐵、石化項目及產業配套園區作為廣東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支撐的典范項目來定位和推進,打造廣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亮點。二是力爭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有新作為。學習借鑒珠三角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好經驗好做法,著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建設創新平臺,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三是力爭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有新作為。推進“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建設,探索創建海上絲路開放合作試驗高地。積極對接珠三角,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與珠三角相關城市申報共建產業合作區,謀劃國際自由港建設;共建瓊州海峽、粵桂北部灣經濟合作區;深化與歐美、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交流,實現互利共贏。
四、堅決守住生態保護底線,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湛江人民最引以為豪的優勢,也是湛江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真正把湛江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深入實施雷州半島“三大規劃”,扎實開展新一輪綠化湛江大行動??茖W保護和利用湛江灣海域,開展海岸線綜合整治,構建富有魅力的藍色沿海旅游大走廊,推進全域旅游開發建設。持續抓好九洲江—鶴地水庫流域和小東江、鑒江、南渡河綜合整治,保證全市飲用水安全。科學選擇主導產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對引進項目設置嚴格的環保門檻。堅決打好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不斷改善環境質量。
五、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推動農村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決策。湛江半島風光如詩如畫,要大膽探索創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發展現代農業,盤活農村土地,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建設特色田園鄉村,實現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生態有機結合,努力實現湛江大地鄉村振興。
作者系中共湛江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