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湛江代表團倍受媒體關注。26日上午,湛江代表團繼續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會議面向媒體開放,吸引了新華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網、南方日報、羊城晚報、香港商報、廣州日報、深圳特區報、南方網、廣東電臺等十多家媒體記者聚焦湛江發展。省人大代表、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人豪,省人大代表、市委副書記、市長姜建軍就媒體關注的問題坦誠對答、一一回應。
????在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里,現場氣氛熱烈。記者踴躍提問,對湛江的發展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代表們解答言辭懇切,生動翔實,并誠摯邀請媒體朋友有機會能到湛江去,親身感受這片紅土地上的喜人態勢,傳播湛江振興發展正能量。
??? 打造廣東經濟新的增長極
????湛江要打造廣東經濟新的增長極,補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勢在必行。新華社記者搶先提問: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東西兩翼打造廣東經濟新的增長極,與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鏈建設沿海經濟帶”,湛江如何貫徹落實這一要求,打造廣東經濟新的增長極?
????鄭人豪說,馬興瑞省長所作的報告提出支持東西兩翼打造廣東經濟新的增長極,與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鏈建設沿海經濟帶,這和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上省委書記李希對粵東西北發展提出的定位一脈相承,湛江代表倍感振奮。將湛江打造成為廣東經濟新的增長極,是國家發展大格局中重大的戰略需要,也是廣東省委、省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三個定位、兩個率先”和“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要求的重要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為廣東加快發展謀篇布局的高瞻遠矚。要把打造廣東經濟新的增長極與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提供“三個支撐”的要求結合起來,在推動湛江經濟發展的同時體現湛江的責任擔當。全面推進交通現代化,補齊現代立體交通短板,打造海陸空一體現代交通體系,使湛江真正“脫胎換骨”,一步到位解決“有沒有”和“好不好”的問題。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強力推動重大工業產業項目達產增效計劃、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計劃、現代服務業提速計劃、高新技術產業培育計劃和藍色海洋綜合開發計劃等“五大產業發展計劃”實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推進主城區強芯提質,彰顯海灣城市特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富裕文明的新農村。深入推進資源資產盤活、三產融合發展、綜合環境改善、文明鄉風培育、基層治理提質、致富奔康扶助、特色鄉村創建“七大行動”,努力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打造廣東經濟新的增長極奠定堅實基礎。
??? 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南方日報記者對湛江被國家定位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非常感興趣,提出湛江如何繼續優化基礎設施布局,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姜建軍說,2017年是湛江交通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國務院發布《全國“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湛江從發展邊陲、交通末梢,躍升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一批重大交通項目推進取得突破性進展。湛江國際機場飛行等級由4C升為4E,飛行跑道由2800米延長到3200米,由支線機場上升為廣東第三大干線機場;湛江高鐵西客站主體框架工程全部完成,湛江人民期待已久的高鐵開通在即;東海島鐵路湛江西至鋼鐵基地段竣工;汕湛高速湛江段建成通車,湛江與珠三角共建產業、共謀發展的合作之路更加順暢、更加快捷;湛江港重振雄風,貨物吞吐量突破2.8億噸,回到全國沿海十大港口之列。同時,湛江交通規劃編制取得突破性進展,在上級和有關方面最大程度支持下,編制完成全市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圍繞“2小時通達珠三角、1小時貫通湛江全域”,明確加快實施“55811”綜合交通工程;堅持海陸空鐵“無縫銜接”,組織編制湛江鐵路總圖,推動高鐵入城、高速入市,規劃建設中心城區高鐵樞紐站,推動空鐵聯運,機場、高鐵“零換乘”;面向國際招投標,引進高水平設計團隊,完成徐聞港南山作業區綜合交通樞紐“海上升明月”、高鐵西站和調順跨海大橋建設方案優化設計,傾力打造代表廣東形象、彰顯湛江魅力的亮麗名片。
??? 打造村美民富新農村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我市率先制定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吹響了鄉村振興的沖鋒號,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提問:湛江特別是各縣(市)應如何抓住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現湛江農業農村的現代化?
????省人大代表、廉江市委書記林海武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踐地的主官,深感使命與擔當同在。他說,湛江農用地面積1532.8萬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7.1%;湛江有行政村1636個,鄉村戶籍人口529萬,占全市總戶籍人口的63.1%,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市。廉江有344個村居、3963條自然村,農業人口145萬。廉江市將把握新機遇,找準一條產業化、標準化、工廠化、差異化、品牌化的路子;打造有引領力的基層干部、有戰斗力的農村干部兩支隊伍;整合資產、資源、資金三種要素,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層謀劃發展;踐行“美麗看得見,你我都有份”“鄉規齊遵守,文明到永久”“穩定又和諧,治理不松懈”“脫貧要實現,跟隊不掉鏈”四種觀念;落實籌集資金有指向、規劃引領指方向、公共服務要落實、惠農金融要落地、基礎設施要先行等五個保障,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為湛江乃至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廉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