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記者從赤坎區獲悉,2016年以來,該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各項標準要求,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強化陣地建設,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強力推進創文工作。
為強化陣地建設,赤坎區進一步加強落實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和對外免費開放工作,區圖書館實行免費對外開放。多次開展了繪畫、書法等公益性展覽,開設了聲樂、舞蹈等培訓課程,舉辦了法制、科普等教育講座及“歡樂社區”周末廣場文化等主題活動,去年已有3000多人次參加了免費課程培訓,全年受益群眾超過兩萬人。
據介紹,目前該區共建有8個文化站和38間文化室,并實行對社區居民免費開放。除了在寸金街道還設立了科普書屋,每周日對轄區居民實行免費開放外,還建成三所鄉村學校少年宮,開設興趣班,實行上課期間對在校學生開放、周末節假日對外開放的制度。去年以來,區財政局共撥付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資金35萬元,學生參與活動項目率高達98%。
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方面,該區建有1所校外心理健康輔導站,設有多種功能室,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和推廣站內服務內容,開展個別輔導、團體輔導、高考應試等各類心理輔導活動。據統計,全年該區共計完成了100余例(含校內輔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開展了10余場團體活動,參與者多達2000人次。
此外,在社區家長學校、街道康復站、留守流動兒童快樂家園、社區休閑場所建設方面,赤坎區加大投入,持續發力,成效顯著。目前,全區25個社區均設立了社區家長學校,實現了社區家長學校的全覆蓋。全區共建有省、市兒童友好社區9個,全國留守流動兒童快樂家園5所,“希望家園”3所。各街道康復站、社區康復中心都建立了標準化的治療室、活動室等,并配備了康復技師等醫護人員。在公園、社區等休閑場所增建公共體育設施,組織開展多種文體活動,現該區共計有免費體育健身場所32處,私營體育場館3家,公立體育場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