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熙攘的街頭聽著耳畔的喧囂我們往往意識不到聽力的珍貴。但近幾年,聽力問題正悄然逼近大家。
聽力“紅燈”癥狀早發現
對鳥叫、電話鈴聲這類高頻聲音不敏感,往往是聽力下降的早期表現。因為高頻聲音的頻率較高,聽力稍有減退時,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對高頻聲音的感知。如果發現自己最近總是聽不到電話鈴聲,或者覺得鳥叫聲變得模糊不清,就要警惕聽力出現問題。
耳鳴常與聽力下降相伴出現。耳鳴表現為耳內出現持續或間歇性的嗡嗡聲、蟬鳴聲、電流聲等異常聲音,在安靜環境中會更加明顯。耳鳴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導致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還是聽力進一步下降的危險信號。一旦出現耳鳴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排查聽力問題。
在嘈雜的環境中聆聽困難。比如在餐廳、商場等人員密集、聲音嘈雜的場所,聽力正常的人可以輕松分辨不同人的說話聲,聽清交談內容,但聽力有問題的人卻會覺得聲音混雜在一起,很難聽清別人在說什么。如果發現自己在這類環境中交流越來越吃力,就要考慮是不是聽力出現了問題。
聽力好不好,在家就能測
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聽力出現問題,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自測方法進行初步判斷。
安靜環境測試:找一個安靜的房間,關閉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避免外界噪聲干擾。然后,將一只手捂住一側耳朵,用另一只耳朵聽周圍的細微聲音,如時鐘的滴答聲、窗外樹葉的沙沙聲等。換另一側耳朵重復同樣的測試,這樣可以初步判斷雙耳的聽力情況。如果很難聽到這些聲音,就可能存在聽力問題。
多人交談測試:在多人交流環境,讓家人或朋友保持正常交流距離,用正常音量交談,嘗試聽清楚他們的對話內容;然后,讓他們逐漸降低音量,觀察自己能聽清的最小音量是多少。如果與其他人相比,你需要更大的音量才能聽清,或者在交談過程中經常聽不清某些字詞,就說明聽力可能有所下降。
及時干預有希望
一旦懷疑聽力出問題,別猶豫,盡快去醫院耳鼻喉科就診!醫生會先檢查你的耳朵有沒有發炎、積液等問題,還會做專業的聽力測試,準確判斷聽力損失的類型和程度。
如果是炎癥、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比如中耳炎,吃藥消炎之后聽力很可能恢復。如果是神經性聽力下降,早期也可以用一些藥物,如激素、神經營養類等來挽救部分聽力。但記住:藥物治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不可亂用藥。
對中重度聽力損失患者來說,助聽器是改善聽力的有效手段。助聽器通過放大聲音,使患者能夠聽到原本聽不見的聲音。在選擇助聽器時,要經過專業的聽力評估,根據聽力損失的程度、類型以及個人需求,選擇合適功率和功能的產品。
人工耳蝸則適用于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或全聾患者,它可以繞過受損的內耳,直接將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刺激聽神經,幫助患者恢復部分聽力。
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后,還需要結合康復訓練和認知訓練,幫助患者重新適應聲音,提高語言理解和交流能力。
挑選“心儀”助聽設備
挑選助聽設備時,專業評估至關重要。不要隨意在網上購買沒有經過專業調試的助聽器,一定要到正規的聽力中心或醫院,由專業聽力師進行全面的聽力評估。聽力師會根據聽力測試結果,結合患者的年齡、生活習慣、職業需求等因素,給出合適的助聽設備建議。作為買家,挑選設備時需要關注助聽產品的功率、功能和佩戴舒適度等方面的因素。在專家的指導下,選擇一款最適合自己的助聽設備,才能提高佩戴的依從性,更好地發揮助聽作用。
(作者:錢曉云,南京鼓樓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