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0時30分前后,今年第11號臺風“楊柳”二次登陸福建省漳浦縣沿海,登陸時由臺風級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級,這也是今年首個登陸福建的臺風。二次登陸后,“楊柳”的移動速度會減慢,將給廣東、廣西、湖南、貴州等地帶來明顯風雨影響,上述地區公眾需加強防范。
今年第11號臺風“楊柳”于8月8日早晨生成,一路向西行進,13日中午以強臺風級在臺灣省臺東縣沿海登陸,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隨后,“楊柳”穿過臺灣海峽,于14日00時3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浦縣沿海二次登陸,登陸時由臺風級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1級(3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
圖為8月14日0時6分前后天氣雷達圖。
13日白天,“楊柳”帶來的降雨便已在臺灣和閩粵沿海一帶展開。截至13日14時,臺灣屏東、臺東局地6小時降雨量超過200毫米,還出現了13至14級陣風,其中蘭嶼最大陣風超過17級。此外,福建沿海的陣風風力也達到8級以上。受其影響,福建廈金航線、泉金航線停航;京廣鐵路、京九鐵路部分列車停運,杭深高鐵、甬廣高鐵、梅汕高鐵部分列車停運。
圖為8月12日福建漳州詔安縣提前部署臺風防范工作,沿海漁船全部進港避風。(圖/陳梅峰 文/沈逸婷)
“臺風登陸不等于危險解除,未來‘楊柳’還將深入內陸給多省份帶來明顯降雨。”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孫倩倩表示,受到地面摩擦、海上能量補給減少等影響,臺風“楊柳”登陸后強度會逐漸減弱,但它將持續給廣東、廣西、湖南等地帶來強降雨。后期,受副熱帶高壓南側偏東氣流的影響,“楊柳”將繼續西行,其殘余環流可能會進入貴州境內并消散,也有可能進入四川盆地,在盆地里逐漸消散。
從降雨進程來看,14日,廣東、廣西、湖南南部為臺風雨影響的核心區域,15日還將影響貴州等地。需要注意的是,“楊柳”的殘余環流在進入廣西后移速將減慢,給廣西北部、湖南南部等地帶來的降雨時間相對較長、累計雨量大,需警惕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從歷史數據來看,由于受臺灣島地形阻擋,登陸福建的臺風強度整體不是很強,“楊柳”也是如此。1949年至2024年,所有登陸福建的臺風中,大約58%是以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級別登陸,約35.7%是臺風級別,強臺風和超強臺風加起來不到7%。
中國天氣網提醒,臺風“楊柳”雖然二次登陸我國時的強度不強,但它體型較小,其結構緊密收縮,核心區域附近能量很高。登陸后還將深入內陸,帶來的風雨影響不可小覷,部分地區降雨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需警惕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遠離氣象災害風險較高的地區。(文/王雯雯 設計/陳玉潔 數據支持/徐曉 孫倩倩 審核/張慧 劉文靜 余曉芬 注:文中臺風數據僅統計熱帶風暴及以上級別熱帶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