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是第17個“全民健身日”。在“全民健身日”當天,湛江奧體中心將免費向公眾開放部分體育場地設施,并為即將到來的全國第十五屆全運會營造濃厚氛圍。(據8月7日《湛江日報》)
在全國第十七個“全民健身日”到來之際,湛江奧體中心部分場館免費開放,游泳票也大幅優惠。另據報道,湛江市海濱游泳場、市跳水學校游泳場也在當天免費開放。這些舉措不僅點燃了湛江市民的運動熱情,更彰顯了全民健身在推動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全民健身,是夯實國民健康的“壓艙石”。隨著生活水平提升,“健康”二字早已超越“無病無痛”的樸素認知,成為衡量生活質量的核心指標。運動是打開健康之門的鑰匙:堅持跑步能增強心肺功能,規律游泳可改善肢體協調性, 簡單的廣場舞也能活絡筋骨、調節情緒。在湛江,清晨的觀海長廊上,晨跑者的腳步與浪花共舞;傍晚的社區廣場里,太極拳的招式隨晚風舒展;體育館內,羽毛球的弧線劃出活力軌跡。當運動從“少數人的選擇”變為“多數人的習慣”,國民健康的基石自會愈發牢固。
全民健身,是涵養體育精神的“培養基”。體育精神從不只存在于奧運賽場的領獎臺上,更蘊藏在街頭巷尾的運動場景中。在湛江的“村BA”賽場,村民們為了一個進球吶喊助威,為了一次失誤互相鼓勵,展現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純粹;龍舟競渡時,隊員們喊著整齊的號子奮力劃槳,詮釋著“同舟共濟、奮勇爭先”的協作。這些場景中,拼搏不是為了戰勝對手,而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堅持不是為了爭奪名次,而是為了守住對運動的熱愛。當體育精神融入日常,便會轉化為面對生活的勇氣與底氣。
全民健身,是建設體育強國的“推進器”。體育強國的底色,從來不是少數金牌的閃光,而是全民參與的熱度。近年來,湛江持續“加碼”全民健身事業:社區健身路徑星羅棋布,讓居民下樓就能動起來;社會體育指導員走街串巷,把科學健身知識送到家門口;“全民健身日”“體育節”等活動全年不斷檔,讓運動成為生活的“固定節目”。這種“全民動起來”的態勢,不僅培育著深厚的體育土壤,更為競技體育輸送著潛在人才,形成“群眾體育筑基、競技體育拔尖”的良性循環。
當運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當健康成為一種社會風尚,每個人的“小健康”終將匯聚成國家的“大健康”,為民族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讓我們以運動為筆,以熱情為墨,共同書寫全民健身的時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