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和財政部、國家醫保局、全國總工會有關負責人等介紹育兒補貼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郭陽表示,按照部署,中央財政將設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項目“育兒補貼補助資金”,今年初步安排預算900億元左右。對于發放國家基礎標準補貼所需資金,中央財政按照一定比例對地方予以補助,中央總體承擔約90%。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長王海東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育兒補貼制度管理規范、資金管理辦法等文件。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國家和各地已經完成了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正在進行全流程測試。各地組織配備工作力量,對基層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按照工作計劃,各地將在8月下旬陸續開放育兒補貼申領。
育兒補貼發放面向3歲以下嬰幼兒,是如何考慮的?2025年之前出生的孩子,是否可以享受補貼?
針對這個問題,王海東介紹,對3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育兒補貼,主要考慮是,0—3歲是兒童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家庭養育特別需要支持的重要時期。針對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生育支持,也是國際通行做法。結合我國發展階段和財力狀況,育兒補貼制度覆蓋3歲以前的嬰幼兒養育階段。
根據《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至其年滿3周歲。同時,育兒補貼的發放對象也包括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不滿3周歲嬰幼兒,這部分嬰幼兒按照應補貼月數折算計發補貼,至其年滿3周歲。也就是說,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符合條件的嬰幼兒,都可以領取育兒補貼。
育兒補貼申領以家庭為單位,由申領家庭確定1名申領人,應當是嬰幼兒父母一方,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是其他監護人。
育兒補貼在哪兒申領?
線上
育兒補貼主要通過全國統一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申領,公眾可以足不出戶在線上申請。
依托各地省級政務服務平臺設置育兒補貼申領專區,同時在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服務平臺開通申領入口。公眾可通過多個渠道,使用手機線上便捷辦理,實現育兒補貼申領“不出門、隨手點、輕松辦”。
線下
同時,保留了線下辦理渠道和人工服務,因特殊原因無法通過線上申領的群眾,可到嬰幼兒戶籍地鄉鎮、街道辦理。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辦理渠道。
申領需要哪些材料?
為方便群眾申領,采取了相關便民措施——最大限度精簡申領材料。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和公安、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大數據比對校核。在此基礎上,堅持“最小必要”原則,讓“數據多跑路”,讓大家盡量少地提交材料,申領時只需提交嬰幼兒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等證明嬰幼兒身份和撫養關系的必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