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2日



科 普 今日大暑,警惕“熱中風”: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切勿自行診斷為普通中暑
詳情:“中風”是卒中的俗稱,“熱中風”是指在高溫天氣(氣溫超過32℃)下出現的卒中事件。這種特殊類型的“中風”,其發生機制包括血液濃縮、血管失控及血壓波動等。發生“熱中風”時,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這些癥狀和中暑有相似之處。區分“熱中風”和“中暑”,關鍵在于觀察患者是否有局部神經功能受損的表現(如偏癱),以及體溫是否異常升高。在高溫天氣下,一旦出現頭暈、偏側肢體無力等癥狀,切勿自行診斷為普通中暑,這可能會延誤治療時機。(來源:“國家應急廣播”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客戶端)

提 示 金融監管總局發布最新風險提示!
“職業背債”陷阱的三重套路
一是虛假宣傳引誘。以“無需還款即可獲得高額回報”“只需貢獻自己征信”“短時間輕松獲得高額酬勞”“不用本人償還債務”等話術為誘餌,吸引目標人群。
二是偽造材料騙貸。制作虛假職業證明、收入證明、銀行流水等資料,將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人包裝成“優質客戶”,騙取銀行貸款。
三是抽取高額分成。獲取銀行貸款后,不法分子抽取高額分成,將相關債務和風險全部轉嫁給背債人承擔。
提高風險意識 珍惜個人信用
一是提高風險意識。切記任何承諾以個人名義貸款,卻聲稱“不用你還”的話術,本質都是騙局。面對“職業背債”這類看似輕松賺錢的“好事”,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鋌而走險,貪小失大。
二是珍惜個人信用。信用記錄是個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第二張“身份證”,要合理規劃收支,按時償還各類債務,不隨意為他人擔保,不參與任何形式的騙貸或信用卡套現。發現信用記錄異常,及時聯系金融機構核實處理。
三是審慎對待“代辦”業務。在面臨資金需求時,警惕非法中介虛假宣傳,務必選擇正規、可靠的渠道辦理業務。妥善保管個人信息,不輕易將個人證件原件交由他人“代辦”業務,避免上當受騙遭受損失。在任何合同上簽字前,務必仔細閱讀條款,明確自身權利義務。
四是遇到可疑情況及時求助舉報。目前,公安部和金融監管總局正在聯合開展金融領域“黑灰產”違法犯罪集群打擊工作,依法嚴打騙取貸款、貸款詐騙等犯罪活動。如公眾發現有人兜售“背債賺錢”門路,或身邊有類似偽造材料、騙取貸款行為的,一定要堅決拒絕,并及時向金融監管等有關部門舉報或向公安機關報案。一旦不慎卷入騙局,要第一時間收集證據,尋求法律幫助,最大程度減少損失。(來源:金融時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