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容,也是人大代表發揮作用的“主戰場”。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浪潮中,湛江市五級人大代表響應省、市人大號召,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去,以“謀在實處、干在實處”的擔當精神,為助推我市加快打造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和藍色海洋經濟“四綠一藍”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智慧和力量。
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深入企業調研集中式光伏項目和風電項目建設情況,助力綠色能源產業發展。
今年以來,湛江市人大常委會以開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萬·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發動和保障全市1.1萬多名人大代表充分發揮特點優勢,緊扣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立足崗位,依法履職,深入產業發展、企業經營、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線開展調研,切實找準找實制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卡點堵點問題,提出務實管用的對策建議,為湛江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出謀劃策。從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到新興產業加速布局,從科技創新賦能到營商環境優化,各級人大代表率先垂范、精準發力,將履職實踐深度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奏響了代表擔當作為與產業振興發展同頻共振的實干強音。
以監督之效打出助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組合拳”
當前,湛江正處于加快建設“四綠一藍”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期,需要上下貫通、橫向協同、共同發力。在湛江市委領導下,湛江市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通過不斷拓寬監督渠道,圍繞鋼鐵、石化等支柱產業項目落地、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新興產業培育等開展監督工作,打好監督“組合拳”,對重點政策落地、重大項目推進、重要改革事項實施全鏈條跟蹤督辦。
為產業賦能、為企業紓困、為民生添彩。為牢牢扛起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責任擔當,今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主動融入市委中心工作,制定了《湛江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充分發揮人大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作用的工作方案》,并結合湛江產業發展實際,明確了發展綠色能源產業、優化營商環境、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發展現代化服務業、培育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發展湛江特色現代農業、加快建設特色型現代海洋城市等7個調研課題,成立專題調研小組,由市人大常委會班子成員分別領銜推進專項任務。
在湛省人大代表開展小組活動,到遂溪縣開展“聚焦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 助力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為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鏈建言獻策。
術業有專攻,行家顯身手。調研組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將經濟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充實到調研工作中來,深入產業發展、企業經營、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線調研,問需于企、問計于民、問政于崗。同時,詳細分析不同產業存在的問題,形成專項任務清單,對所提出的任務專責推進、一跟到底、督辦落實,使調研過程真正成為改進措施、推動落實的過程,以扎扎實實的措施助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我們還將扎實做好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的關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方面議案和建議的督辦,推動承辦單位實現重點辦理一項代表建議、解決一個方面問題、促進一個領域工作?!笔腥舜蟪N瘯嚓P負責人表示。
人大代表“充電賦能”高效履職,助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護航”營商環境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最好的“梧桐樹”,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早在2021年,湛江市人大常委會就對市政府10個組成部門開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情況進行專項工作評議,并制定了《湛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為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推動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近年來,湛江市人大常委會持續發力,聚焦營商環境建設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制定健全監督機制,創新監督方式,拓寬監督途徑,多措并舉、精準發力,全力“護航”營商環境向好向優。如2025年對《湛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開展執法檢查,推動條例的有效實施,促進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提升。
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廣東輝恒律師事務所主任鐘志鵬始終將自己“律師”和“群眾勤務員、代言人”的雙重身份銘刻在心,時刻用專業素養和“代表”視角去捕捉群眾需求。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笔腥舜蟠?、廣東輝恒律師事務所主任鐘志鵬立足專業優勢,積極履職盡責,深入調研產業發展痛點,圍繞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完善產業政策法規體系等內容,提出了多項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他直言,“良好的營商環境能夠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因此,要充分用好地方立法權,把地方立法工作與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地方立法權的靈活性,結合區域產業特色出臺專項條例,構建更加完善的法治保障體系,同時建立包容審慎的容錯機制,為企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p>
企業開辦、工程建設審批、不動產登記等事項辦理流程進一步精簡,辦事時限進一步壓縮;推行預約辦、網上辦、一窗通辦和“一件事”集成辦理,辦事便利度有新提高;28個部門編制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實施行政柔性執法、包容審慎監管……一項項務實高效的政策舉措持續優化湛江的營商環境,為企業“落戶”和扎根湛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發展空間。在這過程中,法律界的人大代表精心編織出一張獨具特色的律政版營商環境網絡,以精準的法律服務助力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作為人大代表,我們要在湛江地方立法工作中積極建言獻策,在招商引資時主動為政府出謀劃策,在企業深陷矛盾糾紛時及時伸出援手排憂解難,對市場中出現的不公平現象及時介入協調,通過監督推動政府部門改進工作,探索更多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司法服務舉措,為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司法保障,讓廣大企業在湛江能夠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鐘志鵬如是說。
技術引領農漁產業轉型升級
2024年,湛江海洋漁業實現增加值176.39億元,同比增長2.53%,海洋漁業產量和產值連續30年居全省首位。水產行業是湛江傳統優勢產業,既承載著千年漁耕文明的深厚底蘊,更肩負著現代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使命。
“當前湛江水產行業發展的核心短板在于種苗供應不足。產業發展不能僅依賴養殖環節,必須將更多目光投向加工、流通、物流、銷售和科研等二三產領域。只有通過完善深加工體系、降低物流成本、拓寬銷售渠道,才能實現全產業鏈增值。”在湛省人大代表、湛江市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秘書長岑堅認為,湛江作為海洋經濟大市,在推進水產行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過程中仍面臨巨大挑戰,政府與企業要共同發力,進一步完善水產產業體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在湛省人大代表、湛江市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秘書長岑堅每天走訪水產企業、養殖工廠和交易市場了解最新的水產價格,定期公布各類水產品工廠收購報價,讓漁農在養殖過程中增強信心。
針對當前水產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岑堅建議,要進一步降低用地成本和稅收負擔,通過專項補貼或減免政策減輕企業經營壓力,進一步提升行政審批效率,簡化水產相關項目的審批流程,加大對企業的定向幫扶,尤其在技術升級和冷鏈物流等關鍵環節提供支持。同時,要加強行業交流合作,規范海鮮預制菜管理,擦亮水產博覽會的金字招牌,進一步提升湛江海鮮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一片“小茶葉”撬動“大產業”
好山好水出好茶。廉江市長山鎮峰巒疊嶂、云霧繚繞,適宜發展“茶經濟”。近年來廉江市茶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目前已形成了 “生產+加工+科技+營銷” 全產業鏈,產值超 20 億元,廉江烏龍茶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茶產業已成為廉江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柱和鄉村振興的關鍵力量。
在湛省人大代表、廣東茗皇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丹滿懷信心地表示:“當前,廉江烏龍茶產業迎來了‘政、學、產、銷、牌’協同發力、一體化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廉江各茶企將牢牢把握這一契機,盡快建設好廉江茶葉產業園流通交易中心,為廉江市茶葉企業搭建一個現代化物流平臺,讓廉江烏龍茶香飄四海?!?/p>
在湛省十二、十三、十四屆人大代表,廣東茗皇茶業有限公司種植場場長、總經理李丹與農戶就基地品種、種植技術等進行探討。
一直以來,李丹奔走在弘揚茶文化、助推茶產業發展、提升產科技的道路上,致力讓茶葉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黃金葉”?!耙尣璁a業得到長足發展,不僅要種好茶、制好茶,深入挖掘茶文化特色元素,賦予廉江茶葉更多的品牌價值?!崩畹そㄗh,茶產業發展要長遠謀劃,注重培育茶行業創新的土壤,強化人才培養,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通過組織茶葉專業技術專家團隊指導,提升茶農素質,提高茶企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科學管理能力,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從而推進茶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以茶興業、以茶富民。
科技賦能打造藍色經濟新“引擎”
遼闊的海洋是藍色的“糧倉”、豐茂的“牧場”,在走向深遠海養殖過程中,裝備制造、人工、遠海通信等成本驟增。向海要糧食,既要做好生態保護,也要經濟、社會效益和諧統一,大力發展智慧漁業,推動海洋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為大勢所趨。
市人大代表、湛江灣實驗室海洋裝備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董陽澤持續關注海洋牧場的建設,推動科研成果落地產業化,大力推動深遠海養殖裝備與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助力湛江海洋牧場建設。
從近海走向深遠海,是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的必由之路。多年來,湛江依托優越的海洋資源稟賦,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生態養殖為抓手,推動海洋漁業升級迭代,加快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市人大代表、湛江灣實驗室海洋裝備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董陽澤說,“推動海洋漁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驅動。深遠海養殖裝備與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需要大量的時間、資金、人員等要素的支撐,湛江要盡快建立穩定的研發投入機制,為海洋牧場建設注入長足動力?!彼硎荆瑢⒗^續為湛江建設海洋牧場鼓與呼,推動成立“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讓科研成果和產業需求的銜接更加緊密,催化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助推現代漁業更加規范高效和可持續發展。
向新向綠向智推動糖業產業加速煥新
近年來,湛江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生態環境等優勢,加快對生產方式、經營體系和價值鏈條的深刻變革,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穩健前行。
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廣東金嶺糖業集團副總裁林森,努力接好鄉村振興“接力棒”,積極推動“湛品”出圈,以實際行動為“百千萬工程”貢獻代表力量。
“要推進湛江農業產業現化化建設進程,不僅要在傳統農業經營模式上大膽創新,更要積極擁抱科技,將綠色生產思維和智能化技術融入到農業生產與經營的各個環節?!笔腥舜蟠怼V東金嶺糖業集團副總裁林森坦言。為破解傳統制糖產業能耗高、蔗農收入受市場波動影響大等行業痛點,林森親自帶領金嶺糖業聯合湛江生物質發電公司開展創新實踐,將蔗渣轉化為生物質發電能源,實現了將甘蔗從“吃干榨盡”到“綠能反哺”的產業升級。她說,“目前,我們建設的5萬畝甘蔗良種基地,通過數字化種植管理將畝產提升8%以上,火龍果、菠蘿、芒果等熱帶水果的深加工鏈條也初顯成效。因此,要注重發展糖業新質生產力,用科技賦能,積極推進糖料蔗良種培育和推廣,不斷延長糖業產業鏈,提高產業經濟效益。”
據了解,企業將進一步推動甘蔗渣、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能源化全產業鏈開發,聯合科研機構攻關生物質能高效轉化技術,形成“農業種植-能源生產-生態循環”的閉環模式,推動特色現代農業與綠色能源產業深度融合,為湛江產業綠色化轉型提供可復制的實踐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