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強降雨影響,7月20日23時,雷州市公和水杜陵站(雷州市唐家鎮杜陵村)水位上升至9.70米,當前水位仍在繼續上漲。(7月21日《湛江日報》)
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在廣東沿海的移動路徑復雜多變,先后登陸江門臺山和陽江海陵島,給包括湛江在內的沿海多地帶來了嚴重的風雨影響。如今,“韋帕”雖已進入北部灣離開湛江,但其帶來的后續影響仍不容小覷,防汛防強降雨工作絲毫不能放松。
臺風“韋帕”環流范圍廣,其帶來的強降雨在湛江等地可能引發一系列次生災害。持續的強降雨使得土壤含水量飽和,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急劇增加。另外,持續強降雨還極易導致內澇。出行前,要關注氣象和交通部門發布的路況信息,避免前往積水嚴重路段。行走時,要遠離路燈桿、電線桿、變壓器等帶電設施,防止漏電觸電。不貿然涉水,若必須通過積水路段,應使用長桿等工具探測水深和路況,確認安全后再緩慢通過。駕駛車輛遇到積水路段,要觀察前車通過情況,判斷積水深度,若積水超過輪胎一半,應盡量繞行。若車輛在積水中熄火,切勿再次啟動發動機,應立即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迅速離開車輛,轉移至安全地帶,并撥打救援電話。沿河村莊需警惕河水漫堤,提前做好轉移準備,居民也可提前準備沙袋等物品,堵住門口、地下室入口等易進水處。
在臺風“韋帕”過境后,不少市民看到風雨有所減弱,便放松了警惕。但實際上,危險并未完全解除。從過往的經驗來看,臺風過后的一段時間內,往往是次生災害的高發期。媒體曾報道,部分地區因民眾對次生災害防范不足,在清理道路積水時,有人不慎跌入被沖開的下水道井口;還有人在經過被雨水浸泡的電線桿附近時,遭遇了觸電事故。這些慘痛的教訓警示我們,切不可因臺風過境就掉以輕心。特別是沿海地區居民,要注意可能遭遇滯后性的風暴潮。雖然臺風已遠離,但北部灣海域的風浪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疊加天文潮,易導致沿海低洼地帶出現海水倒灌,淹沒濱海道路、農田,甚至影響近岸居民房屋。因此,沿海鄉鎮居民需繼續關注海洋預報,遠離海邊堤岸,切勿在灘涂、礁石上停留或作業。
面對臺風過境后的復雜局面,我們要繼續保持高度警惕,全力做好防汛防強降雨工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河流、水庫以及城市低洼地帶等重點區域的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并排除安全隱患。同時,要持續通過各種渠道向市民發布災害預警信息,提醒大家遠離危險區域,注意自身安全。市民自身也要增強防范意識,不要貿然前往積水較深的區域,避免靠近危險的地段和電線桿等設施。只有時刻牢記“臺風過境≠警惕解除”,才能最大程度減少臺風帶來的損失。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