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區以“鮮美赤坎 繽紛暑假”為主題,策劃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非遺研學活動。7月17日在文章灣村簕古龍傳承保護基地,50多名小朋友參加活動,親身體驗用竹篾編織龍身的古老技藝,學習揮舞“龍珠”的方法及技巧,相繼動手舞動“龍珠”。同學們親手觸摸到古老技藝的溫度,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據7月18日《湛江晚報》)
暑假到了,湛江各地相繼組織研學游活動,讓孩子們在假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快樂度過假期。研學游一定要靠特色和品質說話,無論是探訪非遺文化,還是參加科創項目,抑或體驗農耕生活,都是從小切口入手,都是沉浸式體驗,都是用傳統文化增智強身。
赤坎區聚焦非遺項目開展研學游活動,不僅是對過去的一種致敬,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保護,深受家長和孩子們歡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文化與民族記憶的集中反映,是民族情感表達與民族精神傳遞的重要載體。非遺與研學游的融合,既可促進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又能使學生更加深入了解非遺的內涵和價值,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讓學生觀摩非遺制作過程,鼓勵其親手參與其中,不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心靈的洗禮,知識的跨越;能夠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提升審美水平。非遺研學游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教育的完美結合,是“行走的課堂”最佳路線選擇。
“非遺+研學”的融合不僅是文化傳承與教育發展的新路徑,也為商旅文產業注入了新的動能。在這種創新模式下,非遺文化不僅煥發岀新的生命力,更成為推動地方經濟和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隨著赤坎區非遺研學活動扎實推進,非遺與研學的深度融合正成為假期生活一道特殊景觀,激發出眾多學生的興趣。非遺優質內容的開發,社會資源的支持,專業人士的指導,使非遺不僅得到保護與傳承,也為商旅文行業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