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轄區居民文化生活,同時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工作,7月18日,霞山區新興街道聯合區分類辦、銀霞社區、泰康人壽保險共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巧手制團扇,分類入人心”一老一小環保手工主題活動。
永生花團扇制作好啦!通訊員供圖
本次活動吸引了轄區近30名中老年居民和兒童積極參與,共同開展生動的環保實踐。活動將傳統藝術與環保理念相結合,通過永生花手工團扇制作和垃圾分類趣味互動,讓一老一小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共同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提升環保意識。
活動開始,手工老師首先為大家介紹了團扇的文化背景和永生花的制作工藝,并詳細講解了團扇制作的步驟和技巧。在老師的指導下,爺爺、奶奶們帶著孫輩,或孩子們與社區長者搭檔,一起精心挑選干花材料,巧妙搭配色彩,將一朵朵永生花粘貼在素白的團扇上。
為了讓垃圾分類宣傳更接地氣、更易被不同年齡層接受,活動特別設計了“邊做邊學”環節。工作人員在手工制作過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互動問答的方式穿插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并引導老人和孩子們一起對制作產生的邊角料進行分類投放實踐。例如,干花殘枝屬于廚余垃圾,包裝紙和膠帶屬于其他垃圾,而較大的紙質包裝盒則屬于可回收物。
居民們紛紛表示,這種老少共同參與、將手工藝術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形式既有趣又實用,讓人印象深刻。新興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創新性地將老年居民和兒童聚集在一起,通過他們共同喜愛的動手體驗形式,在寓教于樂中傳遞環保理念和垃圾分類知識,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后,街道將繼續創新宣傳方式,開展更多貼近居民生活的環保主題活動,推動垃圾分類成為社區新時尚。
湛江晚報、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