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少年兒童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赤坎區文化旅游體育局指導,赤坎區文化服務中心主辦,湛江市各中小學校和非遺項目保護單位等承辦的“我是小小非遺傳承人”系列研學體驗活動于7月開啟。(據7月14日《湛江晚報》)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和發展是當代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同樣,非遺的傳承,從來不是簡單的“技藝復制”,而是文化精神的延續。赤坎區開啟“我是小小非遺傳承人”系列活動,旨在讓更多的青少年成為非遺的“體驗者”和“傳播者”,讓古老技藝從“傳承人手中”走進“年輕群體中”,為非遺注入新鮮活力。
湛江人龍舞、遂溪醒獅、雷州石狗、雷州歌、吳川飄色、湛江儺舞、雷劇、吳川越劇南派藝術、湛江木偶戲……湛江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非物質文化豐富多彩。近年來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市聚力守望與傳承,以傳統與現代的“雙向奔赴”,不斷做實“非遺家底”,延續歷史文脈,推動“非遺煥新”綻放新光彩。同時,湛江積極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從碎片化向系統化、從靜態保存向活態傳承轉變。如設立非遺傳承基地,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提升非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進一步看,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關鍵在人。厚植人才沃土、傳承后繼有人,這既是全社會的深切期盼,也是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遺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舉措為有志于傳承非遺技藝的人增底氣、強信心。激發青少年傳承保護非遺的熱情,厚植人才沃土,非遺傳承有了源頭活水。正如近年來,湛江市不斷加強非遺傳承人培養,特別是加大對年輕傳承人的扶持力度。依托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打造線上非遺展示平臺,擴大湛江非遺的影響力。推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等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熱愛并參與到非遺傳承中來,讓湛江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更強生命力。
總之,非遺傳承,是技藝的延續,更是文化根脈的守護。面向未來,以時代活力激發傳統魅力,定能讓非遺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好、發展好、利用好,讓厚重的文化資源滋養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