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將至,作為“冬病夏治”的傳統療法,三伏貼再次受到市民關注。為讓大家科學認識三伏貼,記者專程來到湛江市第二中醫醫院,向專業醫生請教相關知識。
在中醫理論中,三伏天的“伏”意味著陰氣被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此時,人體陽氣隨自然界陽氣一同上升,呈現出氣血充盈、經絡通暢、腧穴敏感的狀態,是扶陽理氣的最佳時機。
三伏貼就如同給身體“充電”,通過在特定穴位貼敷由特定中藥配伍的溫陽藥物,藥性可循著經絡直達病所。這一過程既能驅散體內深藏的伏寒,又能補益人體陽氣、增強免疫力,從根本上減少冬季疾病的發作次數,實現“冬病夏治”、陰陽平衡的效果。
三伏貼適用人群廣泛,涵蓋呼吸、胃腸、婦科、骨科等多類病癥患者,如易感冒、過敏性鼻炎等呼吸疾病者,脾胃虛弱引發胃腸不適者,痛經等婦科疾病患者,以及頸肩腰腿痛人群等,療效顯著。
2025年三伏貼貼敷時間為:引伏7月10日,初伏7月20日,中伏7月30日,末伏8月9日,加強伏8月19日,需完成全療程,效果才佳。
醫生提醒,炎癥急性期、發熱者、孕婦等禁貼三伏貼。大家切勿自行網購三伏貼,容易引發皮膚過敏。貼三伏貼后,避免長時間暴曬、忌劇烈運動。取藥后,需等待2小時后再沐浴。貼敷當天忌食“發物”,如牛肉、燒鵝、鴨肉、花生等,同時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及蝦、蟹等海鮮,以免影響藥物吸收。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