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矚目的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落幕。佛山代表隊斬獲5枚金牌、7枚銀牌、7枚銅牌和20個優勝獎,不僅刷新了佛山參加省賽的歷史最佳成績,更實現了獎牌總數和獲獎質量的雙重突破。(據《南方日報》)
在此次省賽中斬獲39個獎項,不僅展現佛山技能人才的質量,更顯現了佛山產業發展的興盛。在當下競爭中,要凝心聚力發展產業,帶動教育、人才、科研和金融等同向發力,打造粵西產業新高地。
要推動技能與產業共振,高校數質量提升,育人能力增強,就需要產業吸納就業。佛山大學等高校依托“雙學院”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既注重知識傳授,又注重銜接產業需求,而且貫通本碩博全鏈條人才培養,不斷為美的、騰訊等本地企業輸送人才。讓技能融入產業,方能構建教育、人才、產業的高質量循環。
要善待各類產業人才,我市現有湛江市現有中等職業學校27所(含技工學校4所),全日制在籍學生約10.3萬人。隨著城市發展,人才需求日漸旺盛,其中產業人才的使用,關乎新型創業,關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關乎未來產業科學布局。因此,要順應當前人才引領創新、產業支撐發展的態勢,確保才盡其用,要又快又好地匯聚人才服務產業,讓人才圍繞產業發展做科研搞攻關,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升各行業創業興業能力。
要服務產業發展前沿,今年高校畢業生達1222萬人,也是人才流動匯聚的歷史機遇,要通過深化改革,改善產業科研、科技服務型單位條件,廣泛網羅人才,增強科研和科技服務產業實力,瞄準產業發展前沿需求,著力增強科技瓶頸突破力,提升產業競爭力,在農海產品加工、海工裝備制造、海洋生物制藥等方面培育先進制造企業,加快本地優勢資源開發利用、產品轉化和產業振興步伐,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高地建設進入闊步前行階段。
要創新就業模式,當前新興行業對技能需求較高,傳統行業崗位收縮,高校畢業生就業匹配率不高,要學習佛山構建培訓、評價、就業、提升一體化生態鏈,立足產業發展需求培訓人才,客觀評價培育效果,面向不同企業需求匹配人才,跟進崗位培訓再提升,穩妥解決人才就業問題。要發揮我市40多萬戶民營企業就業作用,推動企業調整、產業升級、吸納就業和創新發展緊密結合,圍繞“四綠一藍”產業集群,深化就業成效,服務產業發展。
總之,看到佛山技能人才意氣風發活躍賽場,想到整個珠三角產業蓬勃向上,深感湛江也要利用“百千萬工程”歷史機遇,搶抓全國統一大市場建立機遇,搶抓海南自貿港即將封關運作之機,學習佛山產業發展實踐,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大力匯聚人才,培養技能人才,推動技能與產業共振,善待各類產業人才,服務產業發展前沿,創新就業模式,聚力打造粵西產業新高地。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