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5年6月6日,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表彰了“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40個、“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80名。我市共有3個集體、4名個人受到表彰。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離退休干部“雙先”表彰大會精神,大力宣傳我市受表彰的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典型事跡,激勵全市離退休干部以先進為榜樣,以更大熱情、更加主動投入到服務湛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之中,本報聯合湛江市委老干部局開設“全省‘雙先’事跡”專欄,逐期推出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在湛江市赤坎區,有這樣一群特殊的身影:他們雖已退休,卻依然堅守在司法為民的前沿陣地;他們雖已離崗,卻始終心系群眾,用余熱溫暖著這片土地。他們,就是赤坎區人民法院老干部黨支部的退休黨員法官們。2025年6月,該支部榮獲“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光榮稱號,成為全省離退休干部群體中的杰出代表。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湛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著銀發力量。
“經驗分享促傳承 結對共建續新篇”青年干警培養行動學習會,邀請優秀退休法官作經驗分享。
黨建引領,筑牢“銀發堡壘”
赤坎區人民法院老干部黨支部現有退休黨員38名,平均年齡67歲。歲月在他們臉上刻下了痕跡,但黨性修養卻在時間的沉淀中愈發深厚。支部始終將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嚴格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照“六好”標準,不斷推進支部建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政治引領鑄‘魂’,理論學習扎‘根’,實踐研學凝‘心’。”支部書記符少明自豪地介紹著他們的黨建“三部曲”。支部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支部學習、集中培訓、專題輔導等形式,引領退休黨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做到“兩個維護”。同時,構建“支部班子帶頭學、集體研討深入學、個人自主持續學”的理論學習體系。對高齡、多病、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采取“送學上門”“指尖云課堂”等形式,確保離退休黨員干部教育全覆蓋。此外,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載體,組織退休黨員到金牛島紅樹林、孔子文化城、紅色南路(豐厚)教育基地等地研學,通過“現場 + 互動”沉浸式學習,進一步增強學習教育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在組織建設方面,赤坎區人民法院老干部黨支部更是以“六好”示范黨支部建設為抓手,不斷夯實支部戰斗堡壘。院黨組每年召開2次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黨建工作,把老干部黨支部建設納入黨組重要議事日程和年度黨建工作計劃。從威望高、能力強、黨性強的老同志中推選支委成員,為黨建工作規范提質提供堅強保障。同時,實行退休黨員動態管理,組建法院銀發人才庫,開展老青黨員“一對一”結對共建,構建老青干部之間互學互幫、攜手共進的良好格局。支部還秉持“一室多能、一室多用”建設理念,因地制宜打造老干部支部活動陣地,將老年活動中心與支部辦公場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為老同志開展活動提供堅實有力的陣地保障。
情暖桑榆,關愛“銀齡生活”
“退休不等于離群索居,我們依然要讓老干部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這是赤坎區人民法院老干部黨支部一直以來的堅持。建設有溫度的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把“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的要求落到實處,把精神關懷和生活關照相結合,做老干部的貼心人。
支部積極打造“情暖桑榆”黨建關懷品牌,堅持支部重大事項、重大問題及時公開公布,保障老黨員政治權利;每年舉辦集體政治生日會和退休干部座談會,向老干部通報法院工作,認真傾聽老同志心聲,及時改進工作思路;為6名老干部黨員發放“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致敬老黨員永不褪色的炙熱紅心;為退休干部舉行榮譽退休儀式,并定制個人紀念品,引導激勵其樹立守正積極的人生“新坐標、新起點”。
在生活待遇方面,支部更是用心用情:建立院領導聯系老干部制度,健全完善幫扶機制,對有特殊困難的離退休干部黨員進行重點幫扶。組織健康體檢,舉辦保健知識講座,著力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建立常態化制度化慰問機制,堅持重要節日集中慰問、生病黨員及時慰問,將黨的關心關懷送到老黨員的心坎上。
退休法官陳強在海北社區普法宣講。
銀發擔當,釋放“銀輝力量”
“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這不僅是赤坎區人民法院老干部黨支部的追求,更是他們的真實寫照。支部積極打造“紅霞映法徽”服務品牌,鼓勵退休老黨員充分發揮優勢特長,在參與社會治理、關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發揮作用,在老有所為中展現老有所樂。
在赤坎區“街道法苑”中,退休法官們成為矛盾糾紛化解的主力軍。他們總結并形成“傾聽疏導法”“情誼喚醒法”“案例引導法”“司法確認效力賦能法”等特色的調解方法,成功化解了一個又一個糾紛。
“何法官,聽您這么一說我就理解了,我們現在就簽調解協議、走司法確認程序。”這是一起買賣合同糾紛調解現場,退休法官何尚元憑借豐富的調解經驗,將法律法規、交易習慣、鄉土人情和調解工作結合,成功化解了林某和陳某之間的矛盾。林某和陳某本是同學,因家具買賣產生糾紛,林某未按約定交付家具,亦未退付貨款,陳某無奈訴至法院。何尚元從同學情誼切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促成雙方包容互讓、握手言和,達成調解協議,并引入司法確認,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效力,讓陳某吃下“定心丸”。
“小”物業關乎“大”民生。業主林某拖欠物業費及公攤水電費,物業公司將其訴至法院。退休法官陳強作為特邀調解員,接到案件后,首先采取“背對背”調解法,找出糾紛爭議焦點和利益平衡點。他向業主釋明拒交物業費的法律后果,同時讓物業公司認識到自身服務存在的短板。最終雙方達成和解,業主當場支付物業費,物業公司承諾提升服務質量。
“朋友間相互幫襯、借錢周轉本是常事。從法律上講,欠債就要還錢;從情感上講,他在你困難時幫助你,這份情誼不能辜負。”在一起民間借貸糾紛調解中,退休法官楊曉霞通過“勸、調、說、教”的方式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李某和莫某是朋友,莫某因資金周轉向李某借款25000元,卻拖延九年未還。楊曉霞以朋友情誼為突破口,最終促成雙方就還款計劃達成調解,這起民間借貸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通過發揮老法官調解經驗優勢,激勵引導退休法官加入赤坎區人民調解員隊伍,該支部11名退休黨員法官積極投身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第一線,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貢獻了重要力量。
除了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發力,退休法官們還積極參與“送法七進”“普法課堂”等活動,為群眾送去法治宣講、法律咨詢服務,有效提升社會不同群體的法治意識。在老青聯建座談會、讀書會等活動中,資深退休法官分享辦案心得、講授調解技巧,并通過“一對一”結對、“手把手”幫教,全方位提高青年法官職業道德水準和司法素能。此外,他們還關心下一代成長,組織經驗豐富、富有愛心的支部退休老黨員成立區法院“關心下一代工作小組”,開展“開學第一課”“尊崇憲法 信仰法律”等法治教育活動,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法治種子,覆蓋中小學生群體近萬人次。
“老驥伏櫪志未歇,余熱生輝映初心。”赤坎區人民法院老干部黨支部的退休黨員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對司法事業的執著。雖然已經離開工作崗位,但他們的初心從未改變,余熱依然溫暖著這片土地。他們將繼續發揮余光余熱,為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銀發力量,讓“紅霞映法徽”成為赤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