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關與廣東對外貿易專題展覽”在赤坎區博物館舉行。通訊員蔣文斌 攝
4月20日,首屆“廣東博物館月”活動正式啟幕。
近日,由廣東省流動博物館、粵海關博物館主辦,赤坎區博物館承辦的“千年帆影百載關——粵海關與廣東對外貿易專題展覽” 在赤坎區博物館二樓展廳開展。
據悉,本次展覽通過檔案史料、珍貴的歷史圖片等,講述了從秦漢時期開始,廣東先民運載各色絲綢、陶器、茶葉等貨品,從廣東沿海出發,經南海入印度洋,至波斯灣、阿拉伯半島、非洲東海岸等地,開創了廣東沿海與外國貿易的先河。這條聯系亞歐非的國際商道,也被后人稱為“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了廣東貿易大省深厚的歷史底蘊。其中,位于廣東的徐聞港、黃埔港和位于廣西的合浦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停泊點。
據介紹,此次展覽以通俗平實的文字說明等呈現了“海上絲綢之路”與粵海關千百年來的發展歷程,為觀眾還原一段立體、真實、多元的粵海關與廣東對外貿易互為支撐、同路相伴的歷史畫面。本次展覽將一直持續到5月31日,歡迎廣大市民和游客踴躍參觀。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