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市文明辦、市民政局舉辦第20屆樹葬海葬活動。此次活動以“綠色告別、愛意永存”為主題,旨在倡導綠色殯葬文明新風尚,促進我市精神文明建設。(4月2日《湛江日報》)
樹葬,是將逝者的骨灰埋于樹下,或者將骨灰撒在泥土中,上面種一棵樹作為紀念和標志。通過植樹來紀念生命,既節約了土地資源,又促進了生態環境改善。一棵棵樹木的生長象征著生命的延續,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綠意和思念。
海葬,是將骨灰撒入大海,讓逝者回歸大自然的懷抱,讓親人的綿綿思念融于海浪波濤中。
樹葬和海葬是重大的殯葬改革,事關民生福祉、事關社會文明、事關生態環境。樹葬海葬不僅體現對逝者的敬重,更彰顯對生者的關懷。從“身后事”到“民生事”,從“傷心事”到“暖心事”,殯葬改革每前進一步都凝聚著為百姓服務的初心,都體現出讓殯改更加人性化、更具特色、更有溫度的特點。
近年來湛江積極開展骨灰樹葬海葬活動,折射出對生命意義的重新詮釋,體現出對生命與自然的雙重尊重,賦予喪葬方式新的時代內涵。樹葬海葬循序漸進地推進,既得益于政府主導的公益性殯葬改革,也反映了市民群眾環保意識的提升、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殯葬改革順應時代潮流,勢在必行,湛江在殯葬改革中必將行穩致遠,實現喪事從簡,讓生命回歸自然的目標。
湛江日報、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