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萬工程”、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鮮美湛江”……翻開2024年市政協工作日歷,一個個事關湛江發展的高頻詞被重點圈畫。從黨政中心工作大事、改革發展要事,到民生改善實事、社會治理難事,都留下了湛江政協人勤奮履職、為民盡責的堅實足跡。
回首一年,初心如磐。市政協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始終與時代發展“同頻”,與黨政工作“共振”,與人民需求“合拍”,不斷提升協商民主成效。在中共湛江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完成協商任務36項,立案提案261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00余篇,組織各類履職活動700余次,為助推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政協智慧、展現了政協作為。
把穩思想之舵 鑄牢政治忠誠
把牢方向之舵,方能行穩致遠。人民政協是黨領導的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研究不僅是履職的基礎性工作,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務。
一年來,市政協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及時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導政協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深刻理解“十個堅持”的規律性認識,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市政協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載體,全年共開展理論學習65批次,組織宣講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19場次,邀請市政府向委員通報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2次,開展委員視察活動38次。通過學思踐悟,全體委員和社會各界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履職效能。
市政協黨組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層層壓緊壓實黨建工作責任,同時帶頭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教育委員和機關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以黨風正學風強作風。
服務中心大局 彰顯政協之為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始終是貫穿市政協全年工作的一條鮮明主線。一年來,市政協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組織政協委員深入調研、深度協商、建言獻策,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發揮了積極作用。
拼經濟是湛江發展的頭等大事。市政協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助力,圍繞加快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等深入調研,開展專題議政,提出建議21條,主席會議成員深入各縣(市、區)督導“百千萬工程”實施情況55次。圍繞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海洋經濟、交通設施、房地產業、文旅產業等領域開展深度調研,召開12場專題協商會,形成10份專題報告,提出意見建議108條。緊扣新質生產力發展,委員們圍繞人工智能、海洋科技、低空經濟、數字經濟、制造業當家等領域提交36件提案,提出100余條意見建議。
改善民生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年來,市政協把群眾的“愿望清單”作為“履職清單”,關注市井巷陌、百姓需求,以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為目標,提出一份份帶著“煙火氣”的建議,助力繪就民生幸福圖景。圍繞創新社會治理開展主席視察團專題視察活動,推動政協協商深度融入基層治理;聚焦預防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聯合民革湛江市委會共同開展專題調研;緊盯小區業委會成立難監管難、停車難停車亂、醫院護工隊伍管理混亂等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和民主監督;就鶴地水庫水質保障、水經濟發展提出建議21條。
良好的生態環境既是民生福祉,也是亮麗的城市名片。去年,市政協組織市縣兩級委員聯動開展“政協委員灘長制”民主監督活動,委員們分別擔任全市41段沙灘“灘長”和責任委員,去年共巡查沙灘900多人次,對發現存在的海漂垃圾、亂倒建筑和生產生活垃圾、養殖尾水亂排等問題,督促當地政府進行處理,處理完成率96%,同時對沙灘管理長效機制提出意見建議,共同守護湛江的碧海銀灘。
無論是民生“小切口”還是發展“大課題”,市政協匯聚眾智,把調研、會議、民主監督等協商議政成果轉化為高水平團體提案、建議案,將基層的呼聲、群眾的期盼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點子”,結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果實”。許多意見建議被采納,并體現到市委、市政府相關政策、發展規劃和部門工作中,真正做到建言資政、助力發展。
開言路納民意 擦亮協商品牌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市政協積極探索和豐富協商民主實踐,著力在創新協商民主內容、形式、渠道、機制等方面下功夫,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打造新品牌。
按照“不建機構建機制”的原則,市政協在本屆首創“主席·委員面對面共商”協商平臺,開展各種形式的協商座談,邀請黨政部門負責人、政協委員、專家、群眾代表參與協商,架起了主席會議成員、政協委員、黨政機關和人民群眾溝通聯系的連心橋。
過去一年,“主席·委員面對面共商”平臺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實現常態化。委員們圍繞產業發展、民生實事、文旅深度融合、社會治理、“百千萬工程”、綠美湛江生態建設等方面共商,提出意見建議218條,推動政協工作更為活躍、履職更加務實、建言更有質量。
當前,市政協構建了以全體會議協商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和“主席·委員面對面共商”協商平臺為重點,以月協商和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為常態的協商議政格局,持續推動政協工作與全市中心大局深度融合。
為做好對提案辦理的督促落實和追蹤問效,持續完善“五位一體”提案督辦協商機制,提升“市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品牌效應。2024年,《關于深挖湛江灣旅游資源,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建議》等29件提案被確定為市領導領銜督辦提案。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以來,立案提案全部辦結,委員滿意率為99.6%。此外,還組織對《關于在湛江市鄉鎮修建游泳池的建議》等2023年的提案進行“回頭看”督辦,了解最新進展情況,切實推動提案辦理落實落地,促進建議成果轉化。
聚人心筑同心 奏響奮斗強音
緊扣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過去一年,市政協充分發揮政協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作用,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在廣泛凝聚共識上邁出新步伐。
通過完善主席會議成員分工聯系、專委會對口聯系制度,常態化開展走訪座談、協同履職等活動,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開展經常性工作的機制不斷健全。一年來,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踴躍參政議政,累計向政協提交大會發言57篇、集體提案72件、履職信息33篇,市領導領銜督辦9件民主黨派集體提案。
政協的紐帶不僅聯結著不同身份,更凝聚著愛國愛鄉情懷。市政協在香港召開“主席·委員面對面共商”座談會,在澳門組織交流座談會,引導港澳委員充分發揮“雙重積極作用”,推進港澳與湛江交流合作,助推湛江經濟社會發展和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組織港澳委員視察廉江鄉村振興示范帶和湛江重點建設項目,切身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增強投資湛江的信心,并為家鄉發展獻計獻策。
發揮對外交往優勢,市政協組團赴泰國、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開展友好訪問、考察,促進經貿合作和交流交往,密切與海外僑胞聯系,不斷擴大海外“朋友圈”。指導建立湛江法治故事國際傳播基地,向世界講好湛江法治故事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故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了解湛江。
以史增共識,以文聚人心。市政協聯合縣(市、區)政協開展“十古”遺存保護利用調查,開展建設“博物館之城”和“房車之城”調研,匯編了2024版全市博物館(展館)圖冊和房車營地圖冊,推動全市新增29家博物館及各類展館。組織編撰《湛江故事》,拍攝10集《湛江古村落》,展現湛江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提升湛江城市知名度、美譽度。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市政協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深入落實“四下基層”制度,推動辦實“湛江市民營企業10實事”,助力解決群眾108項困難和問題,開展包案化解信訪積案27件,讓老百姓體會到人民政協就在人民群眾身邊。緊扣紅樹林之城建設、美麗宜居村建設等目標,企業家委員出資出力,植樹造林3500余棵,共繪綠美湛江生態建設新畫卷。
春潮澎湃,擊鼓催征。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劃的關鍵節點,市政協肩負關鍵之責、當謀關鍵之策。新的一年,市政協將牢記主責主業,圍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推進湛江現代化建設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