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日的霞山區步行街上
一群佩戴紅領巾的“社區小主人”
正手持評分表
認真檢查沿街的文明衛生情況
評比表彰“社區優秀小主人”
這是由共青團霞山區委員會、霞山區委社工部、霞山區文明辦等多部門聯合打造的“我是社區小主人”系列活動。自2024年啟動以來,項目通過六大主題實踐、創新激勵機制和多元參與模式,讓青少年從社區治理的“旁觀者”變為“主力軍”,為基層治理注入蓬勃活力。


六大主題點亮成長之路
“社區小主人”活動以志愿服務、環境保護、應急安全、社區百科、綠美霞山及“百千萬工程”為核心,結合專業部門資源,形成“教育+實踐”的特色模式,如社區開展舊物回收、垃圾分類競賽、道路清潔等。
社區舊物回收活動
老舊小區衛生清理
多元實踐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回收舊衣物、紙皮、塑料等1200多斤,讓“綠色低碳”“彎腰撿垃圾”成為社區新風景;聯合應急消防等部門打造“生存訓練營”,青少年通過模擬災害場景學習AED使用、毛毯擔架制作等技能,200余個家庭在互動中筑牢安全防線;在政法部門的指導下化身“禁毒先鋒”和“普法衛士”,創作手抄報400多份,向居民派發普法宣傳單張超千份;組織親子家庭超千人走進鄉村,開展鄉村衛生大清掃、農耕實踐、義賣助農、共繪鄉村等志愿服務,讓青少年在感知鄉土文化中增強社會責任感,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社區急救訓練
手抄報普法宣傳


集章打卡激活“參與基因”
“我攢了15個印章,在這期活動中獲評‘自治小明星’啦!”湛江市第二十小學學生傅語晴興奮地展示任務卡和小徽章。據悉,這是霞山共青團設計的“集章打卡”制度,根據活動內容設置“志愿服務小雷鋒”“環境保護小先鋒”“社區百科小達人”“應急安全小衛士”“‘百千萬工程’生力軍”和“綠美霞山小行家”6個徽章,青少年參加實踐任務即可獲得徽章。
將志愿服務、知識學習等任務轉化為趣味挑戰,每學期根據集章情況進行評比表彰“社區優秀小主人”,這一機制不僅激發青少年積極性,更通過家庭聯動形成“一人參與、全家行動”的共治鏈條。霞山共青團依托此模式,每月開展五期主題活動,每期活動超200人參與,帶動超8000人次參與社區治理,成為霞山推動青少年社會化實踐的一張亮麗名片。
集章打卡吸引青少年參與


小手牽動大文明
在霞山區“社區小主人”系列活動中,青少年不僅是參與者,更成為撬動社區文明的“支點”,從“旁觀者”轉變成“行動派”。
紅樹林凈灘活動
在海港社區的老舊小區,“社區小主人”志愿隊梁欣芮同學在清理衛生死角時,發現存在飛線充電現象,她不僅現場記錄問題,還主動聯系社區網格員推動整改,最終促成隱患清除。
“社區小主人”在為社區環境“評分”
在環境衛生評比中,學生們手持評分表,對商鋪環境進行評分,并帶動300余戶居民填寫文明問卷。一位商鋪老板坦言:“被孩子們指出問題時挺羞愧的,看到他們認真的樣子,我立刻整改了。”面對東純村荒置的向日葵花田,百余組家庭齊動手協助農民整理,通過采收花盤并組織現場義賣,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700多元。
義賣助農
在“You好湛江,童行未來”建言活動中,70組親子家庭提出改善小區下水道、增劃停車線等建議,其中多條被納入霞山區老舊小區改造計劃,讓“童聲”變“政聲”走進現實。(來源:霞山發布)
童聲為城市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