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抗議’!為什么你們可以玩手機,我就不行,這不公平!”“小豆莢”氣鼓鼓地站在客廳中央,像一只要炸開的氣球。這是上周五晚上發生在我們家的一幕,“豆莢”爸爸放下手機,若有所思地說:“看來,我們家需要一份家庭規則了。”
“家庭規則?”我和“小豆莢”異口同聲地問,連正在喝水的小貓咪都忍不住探出頭來。“對,就是家庭規則。”爸爸說,“不過,這次要大家一起制定,每個人都要參與。“那大人違規也要接受懲罰嗎?”“小豆莢”好奇地問。“當然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家的主人,一起制定的規則所有人都要認真遵守,違規就要一視同仁接受懲罰。”
我們決定用“圓桌會議”的方式,討論家庭規則制定的思路。
家庭規則制定思路:
1、頭腦風暴:每個人提出自己認為重要的規則;
2、分類整理:將提出的規則進行分類,例如生活作息、學習習慣、家務分配、電子產品使用等;
3、討論協商:對每條規則都進行討論,協商出大家都認可的方案;
4、書面記錄:將最終確定的規則記錄到紙上,并張貼在家中顯眼的位置;
5、定期回顧:每周召開一次家庭會議,回顧規則的執行情況,并且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經過2個小時的討論,我們的家庭規則終于“誕生”啦!爸爸把規則書寫在紙上,“小豆莢”負責裝飾邊框。最后,我們鄭重地在“規則”上簽下自己的名字,還按了手印。
現在,每當我們因為某些事情產生爭執時,就會一起看看墻上的“家庭規則”。它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條理,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如何溝通、協商和互相理解。原來,制定規則不是限制自由,而是為了讓家變得更溫暖、更有愛。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庭規則”誕生記,一個充滿歡笑、爭執、理解和成長的故事。它時刻提醒我們:孩子只是年齡比我們小,但智慧和能量可不比我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