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湛江市特殊兒童教育與治療學術交流座談會在市科技局召開,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殘聯以及廣東省特殊兒童發展與教育重點實驗室、醫療單位、特殊教育系統有關負責人座談交流,共同探討科技如何賦能特殊教育和醫療,守護特殊兒童茁壯成長,減輕特殊兒童家庭負擔。
座談會現場。
嶺南師范學院專家匯報了廣東省特殊兒童發展與教育重點實驗室的項目建設情況,分享了實驗室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重要進展。據悉,實驗室創新性采用多模態數據采集,代替原來單一的量表工具,建立了一套對特殊兒童的新型評估工具,有助于在特殊兒童發育進入不可逆損傷階段前及早發現并進行治療。同時,開發了特殊兒童大語言模型,為每個特殊兒童建立數據庫,實現“一人一案”。可運用AI技術對特殊兒童進行監控,結合推薦算法和規則,為老師和家長給出個案干預策略,實現對特殊兒童的全周期、全場景的康復干預。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專家介紹了洗滌菌群移植技術在特殊兒童治療中的應用。該技術是治療自閉癥患兒的新發現,湛江是該技術的引領者。粵西首個菌群移植平臺治療中心于2024年11月23日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成立。目前該院已開展八例(WMT)洗滌菌群移植治療,均獲得滿意的療效。
會議指出,湛江的特殊兒童醫療技術先進,有廣東醫科大學、嶺南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重點實驗室作支撐。未來醫療機構與科研院所要加強技術交流,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實現“1+1>2”的融合聚變效應。醫療機構和特殊教育學校要加速推動“醫教結合”,讓更多的特殊兒童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和新型醫療技術。市科技局將通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在該領域搭建溝通合作平臺,推動本地科研對外合作和國際交流合作,為特殊兒童康復治療和成長教育插上“科技的翅膀”。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