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上午,我市召開廣東—東盟產業園國際合作聯盟暨湛江臨港經濟區聯合招商大會媒體吹風會,湛江市商務局、湛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湛江市投資促進局相關領導接受媒體采訪,介紹聯合招商大會以及湛江國際合作產業園和湛江臨港經濟區建設等相關情況。
在此次聯合招商大會上,隨著泰國金池工業園的加入,廣東—東盟產業園國際合作聯盟成員園區增至10個,進一步擴大跨境產業合作“朋友圈”。此次共促成合作聯盟成員園區入園簽約項目6個,計劃投資額約19.2億元,為湛江臨港經濟區發展匯聚起強大的合力,助力打造臨港國際合作新天地。
2月7日,廣東—東盟產業園國際合作聯盟暨湛江臨港經濟區聯合招商大會媒體吹風會召開。記者歐陽澤 攝
合作聯盟成員“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為進一步有序承接國內產業轉移,統籌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產業內外循環發展。2023年8月,廣東奮勇東盟產業園與中國·越南(深圳—海防)經貿合作區建立合作機制,并成功互設協同發展園,首創廣東境內外園區合作發展新模式,積極共建中越雙循環經貿合作區。在此基礎上,廣東奮勇東盟產業園穩步擴大對外合作,與越南、印尼、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東盟5個國家的產業園區建立合作機制,以“湛江制造基地+東盟加工基地”等形式開展產業合作。目前,湛江國際合作產業園區吸引一批企業落地,其中,有廣東碧輝集團、深圳思傲拓科技公司、廣東大毛牛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國際產業合作模式布局發展。
隨著廣東湛江的產業園與東盟國家產業園合作不斷擴大并深化,2024年2月,廣東奮勇東盟產業園與中國·越南(深圳—海防)經貿合作區共同發起倡議,在湛江市成立廣東—東盟產業園國際合作聯盟,旨在推動廣東—東盟區域經濟聯動融通,強化園區間的互補合作,促進園區間的協同發展,共建有序連接、高效暢通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建設東盟國家與中國廣東重要的經貿合作平臺,為企業提供一個合作發展的載體,讓企業既能很好地進入國際市場,又能利用好國內完善的產業配套和龐大市場健康發展。目前,合作聯盟成員已有10個成員園區。
湛江作為廣東對接東盟的橋頭堡,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取得了一定的基礎。接下來,湛江市將加快推進國際合作產業園區建設,深入開展跨境產業合作課題研究,逐步梳理不同產業、不同行業企業對采用“湛江制造基地+東盟加工基地”模式發展的綜合成本核算情況,提高對外合作及招商工作的精準度。同時,穩步擴大園區對外合作,發揮廣東—東盟產業園國際合作聯盟作用,繼續篩選意向合作國家和園區,適度擴大對外合作“朋友圈”。完善交流合作機制,推動合作園區招商信息共享、資源互用、協同發展。此外,大力開展聯合招商工作,繼續跟進聯合招商大會建立起來的對接關系,進一步擴大活動成果,繼續推動園區開展多種方式的招商活動,爭取更多項目落地園區。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機制,更有效地協調各方資源、推動項目落地。
廣州市—湛江市產業轉移合作園。 記者歐陽澤 攝
全力打造臨港國際合作新天地
遠眺雷州烏石港,潮水拍岸,往來的船舶穿梭行駛在浩瀚海面上。這里距離越南最近的港口僅158海里航程,是我省對接東南亞最近的出海口,也是湛江市臨港經濟區所在地。
2024年11月,廣東省政府正式印發實施《湛江臨港經濟區總體建設方案》,總規劃面積148.81平方公里(含湛江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80平方公里),包括奮勇雷州片區68.99平方公里,烏石片區79.8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為打造國家戰略聯動發展的重要支點、面向東盟產業協作的橋頭堡、連接內外循環產業發展的新載體;近期目標任務是匯聚一批產業鏈關鍵環節和關鍵企業,成為國內外產業轉移重要目標區域。
湛江臨港經濟區與湛江市國際合作產業園、廣東—東盟產業園國際合作聯盟之間有何聯系?記者了解到,從建設范圍來說,湛江臨港經濟區的規劃范圍,囊括了湛江市國際合作產業園規劃建設范圍內的主體園區(廣東奮勇東盟產業園、雷州經開區),湛江臨港經濟區和湛江市國際合作產業園兩個園區之間,可以相互調配資源和疊加使用政策,政策疊加使用的優勢能夠促進兩個園區的協同發展,為湛江進一步深化對外經貿合作搭建高質量平臺載體。
從目標任務來說,湛江臨港經濟區與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目標方向是一致的,都是為了進一步有序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統籌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產業內外循環發展。從產業招商方向來說,廣東—東盟產業園國際合作聯盟能夠為湛江臨港經濟區提供產業對接、產業鏈互補招商等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有利于湛江臨港經濟區積極承接周邊國家和地區電子信息、新材料、輕工紡織、農產品等進出口產業就近轉移,同時也有助于湛江臨港經濟區與合作聯盟成員園區之間的互補合作、協同發展。
多重機遇疊加,發展潛力巨大。湛江臨港經濟區疊加了湛江大型產業集聚區、湛江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瓊州海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廣州—湛江產業轉移合作園區“五區合一”的重大發展機遇和多個平臺優惠政策,有助于打造成本洼地和產業高地。
近年來,湛江臨港經濟區已成功引進碧輝眼鏡、大毛牛科技、美達玩具、宏旺微電子、超盈服飾等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加工型項目。2024年,湛江臨港經濟區新引進制造業項目65個,總投資額超240億元;投資額超億元項目43個,超10億元項目5個;新增儲備工業用地4045畝。
廣東碧輝眼鏡智造園自動化生產線。 記者張鋒鋒 攝
厚植沃土“筑巢引鳳”
湛江臨港經濟區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不僅距離東南亞最近,還擁有10萬噸級碼頭和20萬噸級航道建設條件,產業園區電力、蒸汽、天然氣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生產要素成本低。
如何更好“筑巢引鳳”?接下來,我市將順應產業轉移發展動向,充分發揮港口、土地、人力成本和國內先進技術等比較優勢,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京津冀等地的電子信息、新材料、輕工紡織、農產品加工等產業轉移,銜接東盟主導產業體系,著力打造以出口加工為導向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臨港特色產業集群。大力發展能源電力、海洋工程裝備、物流、跨境電商等配套產業,拓展延伸產業鏈。
如何推動湛江臨港經濟區加快建設?我市將加快烏石港區開發建設,推進《湛江港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加快規劃建設烏石港區碼頭、航道和推動周邊鐵路公路路網建設,提高港口集疏運能力。推進改革創新試點,謀劃建設“零碳園區”“低碳園區”,推動園區綠色發展;圍繞臨港經濟區重點發展產業,加大高層次產業人才、招商人才精準引進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全環節改革,完善臨港經濟區公共服務、民生服務配套設施等。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招商引資的“法寶”。我市將做深做實招商服務“七件套”——熟地招商、拿地即開工、全程代辦、廠房代建、融資租賃、產業基金和固投獎勵,優化園區營商環境。創新招商引資模式,聘請專業機構的職業招商人才、組建常駐招商團隊,重點聚焦電子信息、新材料、輕工紡織、農產品進口加工等行業,進行精準招商。實施“二號章”審批模式,由原來多部門“串聯式”審批模式,改為“并聯式”“集約式”審批,提前并聯受理審查相關資料,安排服務專員,從立項到竣工驗收提供全流程代辦服務。此外,湛江臨港經濟區還實行集中連片開發,提供標準化或個性化廠房、業務用房等配套基礎設施設計、代建服務,助力企業實現“拎包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