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終,喜見我市碧道建設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治水部門在冬的季節收獲秋的喜悅,為年度成績單添彩,也為湛江人的幸福生活再添25.55公里碧道。這是來自12月6日湛江日報《今年我市完成碧道建設超25公里》的報道。
說起碧道,筆者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綠塘河濕地公園北邊那“平行”于樂華路、穿行于綠意、約3公里長的碧道。到這里,你無論騎行還是徒步,都可賞小橋流水、鳥語花香、樹木蔥郁的四季美好。這段碧道陪伴了家里一大一小兩娃學習騎行的成長路,也是筆者多年前刊登在湛江日報第一篇散文的主角,在筆者生活里留下了珍貴的時光印記。
如今,碧道建設范圍從市區到各縣,正在以環湛江灣、鑒江、九洲江、遂溪河等為主要載體朝著建設萬里碧道的目標前進。記得坡頭南調碧道建設時,筆者曾隨園林工作人員到現場調研,親歷了沿岸變化,感受頗深。這些碧道串聯水景觀、美化水空間、激活水經濟,與周邊的園林美景、河海活力相融共生,形成了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美景。
的確,每條碧道都是一道自然生態長廊,既有治水部門治理水環境、守護水生態、提升水安全的努力,還有園林部門養護綠地、四時植花、管護樹木的付出。他們的協同努力讓碧道成為越來越多市民漫步休閑、健康運動、親水游玩的好去處,讓許多市民每天可迎著朝陽,呼吸著負離子,在綠意蔥郁中穿行,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碧道建設,是提升城市環境品質、以生態建設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成為促進民眾生活與城市深度融合的“小切口”。濱湖公園碧道作為廣東省十大最生態碧道,不僅有著水碧岸美、人水和諧的畫景,更是觀鳥愛好者的打卡地。在這個溫暖冬日里,濱湖公園碧道附近的小島上成群的白鷺或快樂覓食或展翅飛翔,為民眾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也吸引了許多前來旅游的來客。
碧道建設作為寫好水生態文章、推動水文化建設、激活水經濟的重要載體,不僅要繼續抓好自然生態的建設,還應該提升碧道建設的生態效益和文化價值。建議治水部門與旅游部門聯合起來,共同謀劃將萬里碧道的建設和全域旅游結合起來,因地制宜打造融合生態、美好和健康的旅游線路,帶動周邊商業、文化旅游的發展,讓“小切口”成就“大指數”,讓萬里碧道成為環抱幸福生活的最美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