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股來自廉江的熱潮悄然在廣州地鐵內涌動,引發了眾多廉江游子的強烈共鳴與自豪。(11月12日《湛江日報》)
近日,在廣州地鐵的各個站點,一幅幅以廉江紅橙、廉江家電、湛江雞、廉江紅烏龍茶、廉江荔枝以及廉江旅游為主題的廉江形象宣傳燈箱和LED屏海報,十分亮眼。從城市推介的角度來看,這是廉江積極打響知名度、拓展影響力的有力信號。
首先應該關注到的,是“場景營銷”的新玩法。地鐵廣告由來已久,作為城市的出行工具,地鐵是最聚集人氣的地方之一,除去線路設計能夠產生經濟效益之外,也是一種很好的傳播媒介。近兩年,地鐵廣告“花式出圈”的例子頻頻。“下一站2024,愿大家遇到困難時,都能換乘機遇”,2023年底石家莊地鐵“新年版”語音播報讓乘客直呼“有被暖到”;正值畢業季,“前程似海,一路繁花”“去更遠的地方,見更亮的光”,南京地鐵報站為學子們送上祝福;廈門地鐵在車廂廣告屏幕上滾動播放投稿,被稱為“互聯網嘴替”,承包上班族通勤路上無數開心時刻;廣州地鐵在今年年初開始允許個人投放廣告,于是最近不少人都試圖在地鐵站整點大活,恨不得直接高喊“全體目光向我看齊”……地鐵廣告,找到了全新的“打開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廉江優品“登陸”廣州地鐵站,又是一次新嘗試。
其實依托交通站點進行廣告營銷的方式,算不得多新鮮,很早之前公交站牌都已經有廣告。但為什么要舍近求遠、選廣州地鐵站?可以說是更加注重目標人群的一種“精準投放”。廣州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其地鐵網絡就像是城市的大動脈,每日承載著海量的人口流動。廉江優品在此展示,等于是在最活躍的商業與生活場景中打開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戶。這讓當地居民、外來游客以及商務人士等,知曉廉江的優質產品,進而對廉江這座城市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種“以產品開路”的城市推廣方式,比單純的城市形象宣傳更具說服力。因為消費者能夠通過購買實實在在的廉江優品,從而在腦海中建立起廉江與高品質之間的關聯。
對廉江的企業與產品而言,這當然也是一次“抱團推廣”的機遇。廣州地鐵人流量大且受眾類型豐富,小家電、農產品等特色產品,可以直接面對龐大的潛在消費群體。從報道來看,廉江優品“登陸”廣州地鐵,首先就吸引了在外務工求學的廉江人“捧場”,繼而產生分享家鄉好物的欲望。而其他消費者在乘坐地鐵的短暫時間內,也可能會被這些產品的獨特外觀、特色功能介紹所吸引。眾多廉江優品的集中展示,會形成一種集聚效應。它們相互映襯,共同展現出廉江產品的整體優勢和特色,容易在消費者心中構建起廉江是優質產品產地的印象,繼而萌生報道中“有機會的話,自己也想去廉江走走看看,品嘗一下廉江的地道美食”的想法。
光“展示”不夠,廉江優品要“玩轉”地鐵廣告,后續的市場跟進至關重要。不能僅僅停留在“展示”層面,而是要在提高“社交曝光率”“購買轉化率”等方面下功夫。比如地鐵廣告中掃碼可看“直播帶貨”,把紅橙節“搬”到地鐵站門口;又比如在社交媒體上創設“與紅橙娃娃同框”等活動、話題,推動廉江優品在地鐵乘客的社交媒體中“刷屏”。如何才能將地鐵廣告帶來的流量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效益和長期的品牌影響力、城市美譽度?廉江要大膽探索更多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