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廣東省民營企業家助力“百千萬工程”湛江招商推介會召開,超400名知名民營企業家代表齊聚湛江,暢談發展。多名在湛投資落地的企業代表紛紛點贊湛江營商環境,為湛江“打call”,期待“湛”放精彩。
政府強有力支持 助力企業穩健前行
“回顧過去,我們從2018年7月簽署諒解備忘錄,起初只是一片空地。到2019年11月正式啟動項目以來,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我們成功啟動了首套生產裝置。”巴斯夫高級副總裁、中國新一體化基地兼巴斯夫一體化基地(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誠柯說,自2022年9月以來,巴斯夫的“湛江制造”產品已為華南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尤其是在汽車和電子行業。
“這得益于廣東和湛江政府的強有力支持、客戶的信任以及我們與合作伙伴的共同愿景。”馬誠柯表示,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通過開創通往100%可再生能源供應的道路,為本地區的化工行業樹立了新的可持續發展標桿。巴斯夫致力于在湛江實現“智能一體化”的愿景,目前正在建設一個全面數字化的基地,配備安全、供應鏈與物流、智能維修以及其他相關的數字基礎設施等創新解決方案。
今年2月,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正式啟用了一體化技術中心,進一步加強巴斯夫在華科研網絡。“我們希望能夠為湛江建立綜合產業生態集群貢獻力量,通過有效的產業合作,在綠色轉型的道路上實現雙贏,助力廣東的發展。”馬誠柯說。
湛江發展未來可期 投資湛江正當其時
“省委統戰部和省工商聯在湛江舉辦此次大會,聚集了全省最有實力的民營企業走進湛江、了解湛江,對湛江的招商引資工作是個良好的機遇。”全聯農業產業商會會長、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丹說道。
陳丹表示,近年來,湛江市委市政府對招商引資工作和民營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視,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湛江有著明顯的后發優勢和良好的發展前景,特別是明年廣湛高鐵通車后,湛江的海陸空交通優勢、區位優勢會更加明顯,產業結構會更加完善,投資湛江正當其時。當前,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及其配套項目在湛江落地生根,國企、民企、外企“三駕馬車”齊頭并進,星月同輝,相信湛江發展未來可期。希望有更多企業來到湛江、選擇湛江、投資湛江。
廣東恒興集團多年來一直專注農業,深耕海洋食品產業鏈發展,致力解決種業“卡脖子”的問題。本次大會上,恒興集團上榜2024廣東省民營企業100強、廣東省制造業民營企業100強。恒興集團更是連續多年上榜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未來我們將扎根海洋食品產業,力爭做精做強做透,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我們正在湛江遂溪緊鑼密鼓建設恒興海洋食品工業園,希望不斷提升海洋食品終端的精深加工水平,補齊短板,提升水海產品的附加值,助推湛江高質量發展。”陳丹說。
“家長式”的關懷讓企業安心發展
大毛牛是典型的新質生產力代表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了行業前沿,擁有180多項高質量發明專利,同時布局了二十余項全球PCT國際專利,在航空、醫療、軍工、運動戶外等方面實現了國產替代。
“我們公司沒有一個銷售,但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十月份。我們雷州工廠將實現投產即滿產,滿產即達產!”江蘇大毛牛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媛婷說,當前,全新的雷州生產基地正處于全面建設階段,將在雷州成立院士協同創新中心、院士聯合實驗室,成立大毛牛全球科研基金。雷州工廠將作為行業第一家民營企業申請零碳工廠認定。
“湛江市委市政府、雷州市委市政府和各級部門對大毛牛項目的高度重視,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家長式的關懷,使得企業能夠安心發展,引薦更多的產業鏈伙伴落地。”她坦言,大毛牛落地湛江雷州,是和湛江、雷州雙向奔赴的結果。湛江選擇大毛牛,選擇的是大毛牛的高科技、綠色發展、上下游聯動;大毛牛選擇湛江,選擇的是湛江全力發展工業的決心、綠色能源產業經濟發展的特點、進出口貿易的地理優勢。
湛江市委市政府、雷州市委市政府還為大毛牛的人才培養積極出謀劃策,對接高校為大毛牛成立人才培養專班,在各平臺大力推薦人才到南京培訓,為大毛牛雷州工廠的全面投產做好人才儲備。“湛江是一片正在開發的熱土,我們一定扎根雷州、安心創業、用心經營,為湛江的高質量發展盡力所能及的綿薄之力!”張媛婷表示。
湛江這片沃土滋養企業不斷成長
作為從東莞回湛江投資的代表,龍健集團返鄉以來,在家鄉投資建廠,帶回了生產技術、文化共享和管理理念,促進上下游產業鏈的完善,不僅帶動了當地就業,也為其他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龍健集團的成長,離不開湛江這片沃土的滋養。從先進制造業到文旅產業,我們每一步都力求與家鄉的發展同頻共振。龍健集團的故事,是湛江發展的一個縮影。”龍健高新產業園集團(廣東)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逸說。
陳逸表示,近年來,湛江市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人才引進等方面投入巨大,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推動了湛江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為企業家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湛江市委市政府不斷優化企業服務,不僅是政策的制定者,更是企業的貼心人。在企業回遷的每一步,市委市政府都以實際行動服務企業,簡化審批手續,提供政策咨詢,在企業遇到困難時,總會主動伸出援手,這種“店小二”式的服務精神,讓廣大企業家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湛江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讓我們看到了市委市政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效率,這也無疑是吸引我們回歸的巨大動力。”陳逸說,從“最多跑一次”到“一站式服務”,再到建立企業服務平臺,從稅收優惠到人才引進、金融賦能政策落地,每一點進步都讓企業更加堅定選擇湛江的正確性,更增強了企業對未來的信心。